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植物花器官发育分子模型 | 第12-13页 |
·经典ABC模型 | 第12页 |
·ABCD模型 | 第12-13页 |
·ABCDE模型 | 第13页 |
·拟南芥开花诱导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赤霉素途径 | 第13-14页 |
·自主途径 | 第14页 |
·春化途径 | 第14-15页 |
·光周期途径 | 第15-16页 |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第16-20页 |
·测序技术的发展 | 第16-19页 |
·转录组学 | 第19页 |
·转录组研究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大白菜花瓣退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 第20-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2页 |
·大白菜花瓣退化突变体的花器官形态观察 | 第21页 |
·大白菜花瓣退化突变性状遗传特性分析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大白菜花瓣退化突变体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第23-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总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25页 |
·转录组测序产量统计 | 第25-26页 |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 第26页 |
·reads在参考基因组上的分布 | 第26页 |
·讨论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大白菜花瓣退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28-40页 |
·数据分析与方法 | 第28-29页 |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第28页 |
·差异表达基因Gene Ontology(GO)及Pathway富集分析 | 第28页 |
·SNP与Indel检测 | 第28-29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分析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可变剪切与新转录本检测 | 第29-31页 |
·SNP和Indel分析 | 第31页 |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第31-32页 |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32页 |
·与花发育和开花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32-33页 |
·差异表达聚类分析 | 第33-34页 |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第34-35页 |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分析 | 第35页 |
·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可变剪切分析 | 第36-37页 |
·SNP分析 | 第37页 |
·新基因的预测 | 第37页 |
·差异表达基因GO及KEGG pathway分析 | 第37-38页 |
·与花发育和开花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