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我国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司法与立法现状解析第12-20页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定义与目的第12-13页
 二、我国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司法现状第13-14页
 三、我国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讨论第14-17页
  (一)公民是否能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争论第14-15页
  (二)公民被排除在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外的原因第15-17页
 四、立法未赋予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权利可能导致的问题第17-20页
  (一)立法与司法实践及理论研究的脱节第17-18页
  (二)公民自身权益难以有效保护第18页
  (三)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效果不佳第18-20页
第二章 两大法系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比较分析第20-27页
 一、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权利的来源第20-23页
  (一)英美法系国家第20-22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第22-23页
  (三)比较分析第23页
 二、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模式的比较分析第23-25页
  (一)英美法系中的审查前置模式第23-24页
  (二)大陆法系中的直接起诉模式第24页
  (三)两种模式的评析第24-25页
 三、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保障第25-27页
  (一)鼓励公民积极行使民事公益诉讼权利的相关制度第25-26页
  (二)抑制诉讼泛滥的相关措施第26-27页
第三章 我国公民应当行使民事公益诉讼权利的论证第27-34页
 一、理论基础第27-31页
  (一)诉权理论第27-28页
  (二)当事人适格理论第28-30页
  (三)权力制约理论第30-31页
  (四)人民主权理论第31页
 二、公民享有提起民事公益诉权的现实依据第31-33页
  (一)社会公益问题的内在要求第31-32页
  (二)民事公益诉讼目的和价值的内在追求第32-33页
 三、公民具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先天优势第33-34页
  (一)公民是最广泛的监督者第33页
  (二)公民具有保护公共利益的内在动力第33-34页
第四章 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设置第34-44页
 一、程序设计第34-38页
  (一)起诉方式第34页
  (二)举证责任第34-37页
  (三)诉讼费用第37-38页
 二、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其他特殊规定第38-40页
  (一)取消诉讼时效的限制第38-39页
  (二)采取特殊的诉讼处分权规则第39页
  (三)不适用调解制度第39-40页
  (四)不适用独任制度第40页
 三、公民的援助与奖励第40-41页
  (一)采用美国奖励模式第40-41页
  (二)成立公益诉讼基金会第41页
 四、限制诉讼权利的滥用第41-44页
  (一)公民行使公益诉讼权利的必要限制第41-42页
  (二)公民滥用诉讼权利行为的惩治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个人简历第48-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事审判法官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