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保险代位求偿权的一般理论 | 第7-16页 |
(一)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制度价值 | 第8-11页 |
(二)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1、民法代位权制度 | 第11页 |
2、公平与效率原则 | 第11-12页 |
3、损失填补原则 | 第12-13页 |
(三)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性质 | 第13-16页 |
1、英美法系学者的观点分析 | 第13-14页 |
2、大陆法系学者的观点分析 | 第14-15页 |
3、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性质 | 第15-16页 |
二、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 | 第16-26页 |
(一)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名义 | 第16-18页 |
(二) 不足额保险中保险代位求偿权与赔偿请求权的冲突 | 第18-22页 |
1、不足额保险中保险代位求偿权与赔偿请求权冲突的不同学说分析 | 第18-21页 |
2、被保险人利益优先原则的适用应注意的问题 | 第21-22页 |
(三) 被保险人对第三者损害赔偿的处分行为与保险代位求偿权 | 第22-26页 |
1、保险合同签订之前被保险人的处分行为的处理 | 第22-23页 |
2、保险合同签订后,保险事故发生前被保险人处分行为的处理 | 第23-25页 |
3、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处分行为的处理 | 第25-26页 |
三、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限制 | 第26-35页 |
(一)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适用范围限制 | 第26-30页 |
1、人身保险应当限制性的适用保险代位求偿权 | 第26-29页 |
2、人身保险适用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制度设计 | 第29-30页 |
(二)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对象的范围限制 | 第30-33页 |
1、我国法律对行使对象的范围限制 | 第31-32页 |
2、公法人作为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对象的条件限制 | 第32-33页 |
(三) 保险代位求偿权诉讼时效的限制 | 第33-35页 |
1、保险代位求偿权诉讼时效的起算 | 第33-34页 |
2、诉讼时效的期间、中止、中断和延长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