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下的传媒产业 | 第9页 |
·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园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33页 |
·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传媒产业 | 第15-16页 |
·传媒产业园 | 第16-18页 |
·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文化产业 | 第18-19页 |
·信息产业 | 第19页 |
·创意产业 | 第19-21页 |
·产业集聚 | 第21-2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32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4-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传媒产业园基础要素分析 | 第33-41页 |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与需求 | 第33-35页 |
·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发展趋势 | 第34页 |
·相关政策 | 第34-35页 |
·传媒产业园开发建设影响因素 | 第35-37页 |
·文化资源 | 第35-36页 |
·人才资源 | 第36页 |
·政策制度 | 第36-37页 |
·城市空间布局 | 第37页 |
·我国传媒产业园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选址布局 | 第37-38页 |
·功能定位 | 第38页 |
·空间形态 | 第38页 |
·深层次问题 | 第38-39页 |
·传媒产业园开发策略分析 | 第39-40页 |
·建立创新性核心示范区 | 第39-40页 |
·聚集创意人才和智力资源 | 第40页 |
·合理规划园区空间布局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传媒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内容 | 第41-56页 |
·传媒产业园概况分析 | 第41-43页 |
·现状分析 | 第41页 |
·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 | 第41页 |
·项目选址 | 第41-43页 |
·传媒产业园规划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满足功能要求彰显地域特色 | 第43页 |
·与产业集群特征相符合 | 第43-44页 |
·多功能性混合开发模式 | 第44页 |
·传媒产业园整体意象分析与功能空间布局 | 第44-45页 |
·规划整体意象 | 第44-45页 |
·功能空间布局 | 第45页 |
·园区建筑形态设计 | 第45-48页 |
·规模和体量 | 第46-47页 |
·空间的限定 | 第47页 |
·材质的组织 | 第47-48页 |
·色彩的处理 | 第48页 |
·园区空间环境要素设计 | 第48-55页 |
·道路系统组织 合理功能流线 | 第49-51页 |
·绿化系统分布 打造生态景观 | 第51-52页 |
·广场空间处理 增强感官体验 | 第52-54页 |
·交流场所设计 突出人文关怀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哈尔滨市龙江传媒产业园规划设计实例研究 | 第56-75页 |
·龙江传媒产业园概况分析 | 第56-63页 |
·产业规模与需求分析 | 第56-57页 |
·产业园发展战略与规划原则 | 第57-58页 |
·项目选址与周边环境概况 | 第58-59页 |
·园区规模控制与功能配置 | 第59-63页 |
·产业园的规划构思与空间布局 | 第63-66页 |
·概念构思与基本意向 | 第63-64页 |
·产业园区空间布局 | 第64-65页 |
·生活园区空间规划 | 第65-66页 |
·园区建筑设计分析 | 第66-71页 |
·建筑风格定位 | 第66页 |
·建筑形态设计 | 第66-68页 |
·建筑材质选择与色彩组织 | 第68-69页 |
·建筑节能技术方面的考虑 | 第69-71页 |
·园区景观环境设计 | 第71-74页 |
·设计原则 | 第71页 |
·绿化与硬质铺装配置 | 第71-73页 |
·公共交流空间设计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