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千家复式岩体的成因及相关的钼多金属成矿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8-30页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8页 |
·选题来源 | 第18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Ⅰ型花岗岩 | 第19页 |
·华南大陆燕山期岩浆活动 | 第19-22页 |
·海南岛燕山期岩浆活动 | 第22页 |
·钼多金属成矿作用 | 第22-24页 |
§1.3 研究方案、技术方法及工作量 | 第24-28页 |
·研究方案 | 第24-25页 |
·技术方法 | 第25-28页 |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8页 |
§1.4 论文主要成果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30-46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31-34页 |
§2.2 区域岩浆岩 | 第34-39页 |
·火山岩 | 第34-35页 |
·侵入岩 | 第35-39页 |
§2.3 区域构造 | 第39-41页 |
§2.4 区域成矿特征 | 第41-46页 |
·与中元古代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 | 第41-42页 |
·与华力西—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 | 第42页 |
·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相关的成矿作用概述 | 第42-43页 |
·海南岛燕山晚期的典型矿床 | 第43-46页 |
第三章 千家复式岩体地质特征 | 第46-54页 |
§3.1 岩体地质特征 | 第46-47页 |
§3.2 岩相学特征 | 第47-49页 |
·福报单元 | 第47页 |
·木棉头单元 | 第47页 |
·多文岭单元 | 第47-48页 |
·抱浩单元 | 第48页 |
·光头岭岩体 | 第48-49页 |
§3.3 包体和岩脉 | 第49-52页 |
·包体 | 第49-51页 |
·岩脉 | 第51-52页 |
§3.4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 | 第54-70页 |
§4.1 千家复式岩体各单元年龄 | 第54-65页 |
·福报单元 | 第54-59页 |
·木棉头单元 | 第59-61页 |
·多文岭单元 | 第61-62页 |
·抱浩单元 | 第62-63页 |
·光头岭岩体 | 第63-65页 |
§4.2 包体和岩脉 | 第65-69页 |
·包体 | 第65-66页 |
·岩脉 | 第66-69页 |
§4.3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矿物化学特征 | 第70-81页 |
§5.1 角闪石 | 第70-72页 |
§5.2 黑云母 | 第72-75页 |
§5.3 斜长石 | 第75-78页 |
§5.4 碱性长石 | 第78-79页 |
§5.5 岩浆混合结构 | 第79-80页 |
§5.6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81-95页 |
§6.1 主量元素特征 | 第81-84页 |
§6.2 微量元素特征 | 第84-86页 |
§6.3 SR-ND同位素特征 | 第86-87页 |
§6.4 小结 | 第87-95页 |
第七章 相关的钼多金属矿床 | 第95-102页 |
§7.1 石门山铝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第95-98页 |
·矿区概况及矿床地质特征 | 第95-97页 |
·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和组分特征 | 第97-98页 |
§7.2 石门山钼多金属矿床矿相学特征 | 第98-99页 |
§7.3 RE-OS同位素年代学 | 第99-100页 |
§7.4 成矿物质来源 | 第100-101页 |
·Re-Os同位素示踪 | 第100页 |
·S同位素特征 | 第100-101页 |
§7.5 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八章 岩石成因、成岩成矿关系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102-118页 |
§8.1 岩石成因 | 第102-105页 |
·岩石类型 | 第102页 |
·岩浆演化 | 第102-103页 |
·岩石源区 | 第103-105页 |
§8.2 成岩年代 | 第105-109页 |
·千家岩体及海南岛燕山晚期侵入岩 | 第105-106页 |
·华南燕山晚期侵入岩 | 第106-109页 |
§8.3 成矿与成岩关系讨论 | 第109-114页 |
·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代及成矿模式 | 第109-110页 |
·华南东部及相邻地区钼成矿时代 | 第110-114页 |
§8.4 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114-116页 |
§8.5 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九章 结论及认识 | 第118-121页 |
§9.1 主要结论 | 第118-120页 |
§9.2 存在问题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40页 |
附录Ⅰ 图版说明及图版 | 第140-144页 |
附录Ⅱ 附表 | 第144-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