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6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6-24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 研究区交通和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1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2页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成矿背景 | 第24-58页 |
§2.1 成矿区域地质环境 | 第24-48页 |
·大地构造分区 | 第24-40页 |
·构造阶段划分 | 第40-48页 |
§2.2 沉积岩建造组合与成矿的关系 | 第48-51页 |
·中元古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第48-49页 |
·新元古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第49页 |
·早古生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第49页 |
·晚古生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第49页 |
·中生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第49-50页 |
·新生代沉积岩建造组合与矿产 | 第50-51页 |
§2.3 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关系 | 第51-53页 |
·古元古代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第51页 |
·晚古生代-早三叠世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第51-52页 |
·三叠纪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第52页 |
·侏罗纪-白垩纪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第52页 |
·古近纪-新近纪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第52-53页 |
§2.4 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关系 | 第53-55页 |
·中元古代的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第53页 |
·早古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第53-54页 |
·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第54页 |
·中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第54-55页 |
·新生代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 | 第55页 |
§2.5 大型变形构造与成矿 | 第55页 |
§2.6 特殊构造环境与成矿关系 | 第55-58页 |
·对接带、结合带与成矿 | 第55-56页 |
·弧盆系与成矿 | 第56-57页 |
·古陆块、地块与成矿 | 第57-58页 |
第三章 典型矿床与成矿模式 | 第58-102页 |
§3.1 铁矿 | 第58-65页 |
§3.2 铜矿 | 第65-73页 |
·大平掌式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 | 第65-71页 |
·其它典型矿巧成矿模式 | 第71-73页 |
§3.3 铅锌矿 | 第73-82页 |
·云南省兰坪县金顶矿区铅锌矿 | 第74-79页 |
·其它矿床 | 第79-82页 |
§3.4 金矿 | 第82-96页 |
·镇沅县老王寨矿区金矿 | 第82-89页 |
·鹤庆县北衙矿区金矿 | 第89-96页 |
§3.5 锡、钨、钼、镍矿 | 第96-102页 |
第四章 成矿区带及其特征 | 第102-153页 |
§4.1 成矿区带划分 | 第102-106页 |
·成矿区带划分原则 | 第102页 |
·成矿区带划分 | 第102-106页 |
§4.2 成矿区带特征 | 第106-142页 |
·成矿带基本特征 | 第106-126页 |
·其它成矿带成矿系列和区域成矿模式 | 第126-142页 |
§4.3 重要矿集区 | 第142-153页 |
·香格里拉格咱铜多金属矿矿集区 | 第142-145页 |
·鹤庆北衙金多金属矿矿集区 | 第145-147页 |
·镇康鲁子园铁铅锌铜多金属矿矿集区 | 第147-149页 |
·景洪大勐龙铁矿矿集区 | 第149-153页 |
第五章 区域矿产成矿规律 | 第153-187页 |
§5.1 主要矿种成矿规律 | 第153-166页 |
·铁矿 | 第153-154页 |
·铜矿 | 第154-156页 |
·铅锌矿 | 第156-159页 |
·金矿 | 第159-161页 |
·锡矿 | 第161-163页 |
·钨矿 | 第163-164页 |
·锑矿 | 第164-165页 |
·稀土矿 | 第165-166页 |
§5.2 区域成矿规律 | 第166-168页 |
·腾冲、“三江”成矿省构造位置 | 第166-167页 |
·矿床类型及成矿金属元素迁移富集规律 | 第167页 |
·腾冲“三江”成矿省,为一弧、盆相间的多岛弧-盆成矿系统 | 第167-168页 |
§5.3 矿床成矿系列 | 第168-169页 |
§5.4 成矿系统 | 第169-187页 |
·云县-景洪裂谷成矿系统 | 第169-178页 |
·昌宁-孟连裂谷-洋盆成矿系统 | 第178-180页 |
·香格里拉造山带成矿系统 | 第180-183页 |
·金沙江造山带成矿系统 | 第183-185页 |
·金沙江-元江陆内岩浆成矿系统 | 第185-186页 |
·滇西陆内汇聚构造动力流体成矿系统 | 第186-1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第187-188页 |
致谢 | 第188-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