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创新和不足 | 第18-19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0-2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养老保险制度 | 第20页 |
·农村养老保险 | 第20-21页 |
·“老农保”与“新农保” | 第21页 |
·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22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2页 |
·政府责任理论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太原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 第24-29页 |
·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太原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演变 | 第24-25页 |
·“新农保”与“旧农保”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太原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制度构建基本框架 | 第26-27页 |
·制度构建突出优点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太原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问题 | 第29-40页 |
·太原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第29-36页 |
·农村居民参保能力较弱 | 第29-31页 |
·基金筹缴难度较大 | 第31-35页 |
·制度传播途径单一 | 第35-36页 |
·太原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效果问题分析 | 第36-39页 |
·财政补贴不足 | 第36-37页 |
·参保农民受益度较低 | 第37-39页 |
·参保农民满意度较低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太原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50页 |
·政策自身原因 | 第40-43页 |
·保费预期收益低 | 第40-41页 |
·养老金互济性差 | 第41-43页 |
·缴费档次跨度大 | 第43页 |
·政策实施主体原因 | 第43-46页 |
·政策实施主体片面追求高参保率 | 第43-44页 |
·强制性管理手段致使受益群体不满 | 第44页 |
·政策宣传不力 | 第44-46页 |
·政策目标群体原因 | 第46-49页 |
·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 | 第47-48页 |
·农民认识能力有限 | 第48-49页 |
·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太原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50-56页 |
·完善政策的制度设计 | 第50页 |
·增加基础养老金额度,鼓励参保 | 第50页 |
·扩大新农保政策的覆盖范围 | 第50页 |
·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 第50-52页 |
·确保基金投资安全性 | 第50-51页 |
·积极完善个人账户 | 第51页 |
·养老基金市场化运作 | 第51-52页 |
·增强政策的宣传力度 | 第52-53页 |
·明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 第52页 |
·加大宣传工作的执行力 | 第52页 |
·强化宣传工作的监督管理 | 第52-53页 |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 第53-54页 |
·建立独立的基金监督管理机构 | 第53页 |
·建立完善的基金监督管理体系 | 第53-54页 |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 | 第54-55页 |
·坚持统一建设的基本方针 | 第54页 |
·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