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引言第12-18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选题意义第13-15页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第15-16页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2.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相关研究概述第18-25页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相关理论分析简述第18-19页
     ·国外研究简述第18-19页
     ·国内研究简述第19页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实证性研究第19-25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9-23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23-25页
3.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一般理论第25-32页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提出第25-26页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作用通道第26-30页
     ·利率影响估值、收入以及现金流第26-27页
     ·追逐利益动机(Search for Yield)第27页
     ·习惯形成(Habit Formation)第27-28页
     ·中央银行的沟通政策及反应函数第28-29页
     ·杠杆效应第29-30页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与其他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比较第30-32页
4.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主要影响因素第32-44页
   ·宏观经济环境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第32-33页
     ·名义GDP增速第32-33页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第33页
   ·行业情况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第33-37页
     ·行业竞争第33-35页
     ·银行业监管第35-37页
   ·银行的特征变量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第37-44页
     ·银行的规模水平第38-39页
     ·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第39-41页
     ·银行的盈利能力第41页
     ·银行的流动性第41-42页
     ·银行的公司治理情况第42-44页
5.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在我国的存在性检验第44-50页
   ·模型构建第44-47页
     ·数据来源第44页
     ·参数设定第44-47页
     ·模型选择第47页
   ·模型结果第47-50页
     ·模型估计方法的选择第47-48页
     ·描述性统计结果第48-49页
     ·实证结果第49-50页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0-53页
   ·研究结论第50-51页
   ·政策建议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附录第58-60页
后记第60-61页
致谢第61-63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子行业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我国银、证、保等行业CoVaR模型分析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基于三阶段Super SB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