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弓弦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二胡、高胡论文

二胡协奏曲《云南随想》的创作风格及艺术价值

论文摘要第1-7页
绪论第7-9页
第一章 作者的艺术简介及创作背景第9-11页
 第一节 艺术源于生活——董锦汉的艺术简历第9页
 第二节 董锦汉的作品创作及创作理念第9-11页
  一、董锦汉的作品创作第9-10页
  二、作者的创作理念——传统与现代结合、注重音乐作品的民族性与可听性第10-11页
第二章 二胡协奏曲《云南随想》的音乐本体分析第11-40页
 第一节 第一乐章《苍山雪》的结构分析第11-23页
 第二节 第二乐章《傣寨印象》的结构分析第23-31页
 第三节 第三乐章《玛樱花》的结构分析第31-40页
第三章 二胡协奏曲《云南随想》的音乐风格特征第40-42页
 第一节 民族情感的放飞—民族音调的多样性第40-41页
  一、民族音调的多样性第40-41页
   (一) 调式第40-41页
   (二) 调性第41页
   (三) 节拍第41页
   (四) 速度第41页
 第二节 《云南随想》的创作非常注重二胡的弦乐特点第41-42页
  一、大力度对比的运弓能力的控制第42页
  二、D弦上独有的音乐气质第42页
  三、宽广的、壮美的、激情荡漾的音乐张力第42页
第四章 二胡协奏曲《云南随想》的艺术价值第42-47页
 第一节 《云南随想》的风格性技术对于乐曲演奏的指导性意义以及乐曲演奏的分析与处理第42-45页
  一、二胡协奏曲《云南随想》的创作对于二胡演奏艺术的特殊诉求与创新第43-45页
   (一) 对《苍山雪》的理解与处理第43-44页
   (二) 对《傣寨印象》的理解与处理第44页
   (三) 对《玛樱花》的理解与处理第44-45页
 第二节 二胡协奏曲《云南随想》的旋律之美第45页
 第三节 二胡协奏曲《云南随想》中浓郁的民族情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后记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近代二胡作品中的悲情因素及表现方式
下一篇:勃拉姆斯《第一小提琴奏鸣曲》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