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评价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4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0-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的相关理论第14-21页
   ·物流第14页
     ·物流的定义第14页
     ·现代物流的内涵第14页
   ·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第14-17页
     ·保税物流的含义第14-15页
     ·我国主要的保税物流形式第15页
     ·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内涵第15-17页
     ·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特点第17页
   ·物流能力第17-19页
     ·物流能力的概念第17页
     ·物流能力的特点第17-18页
     ·物流能力的分类第18页
     ·物流能力的构成第18-19页
   ·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的概念第19-21页
     ·综合保税区的特点第19-20页
     ·物流能力的界定范围第20页
     ·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的内涵第20页
     ·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的构成第20-21页
第三章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分析第21-31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简介第21-27页
     ·我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第21页
     ·苏州市物流发展概述第21-26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历程第26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主体开发商第26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现状介绍第26-27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定位第27页
   ·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7-28页
   ·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量化第28-31页
     ·综合保税区物流要素能力第28-29页
     ·物流运作能力第29-31页
第四章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第31-43页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1-35页
     ·选用层次分析法(AHP 法)确定指标权重第31-33页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第33-35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5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5-43页
     ·建立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第35页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第35-36页
     ·利用 AHP 确定各要素的权重第36-38页
     ·建立评判集第38页
     ·单因素模糊评价第38-40页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第40-42页
     ·确定最终评价结果第42-43页
第五章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的提升策略第43-51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各要素分析第43-45页
     ·物流服务能力分析第43-44页
     ·物流运作能力分析第44-45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物流能力的改善第45-51页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物流产业集聚第45-46页
     ·虚拟口岸功能的拓展第46-48页
     ·加快业务转型,发展国际物流第48-49页
     ·物流人才的集聚第49-51页
第六章 结论第51-52页
   ·全文总结第51页
   ·主要创新点第51页
   ·研究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附录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在公路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业主在建设项目决策设计阶段的管理及方案选择的方法研究--以莱芜豪德商贸物流城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