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层层位特性的沥青路面车辙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工作特色及其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8-48页 |
·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8-29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计算用的路面结构及其相关参数 | 第19-20页 |
·多层弹性体理论解(BISAR3)计算结果 | 第20页 |
·ANSYS 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20-27页 |
·三维有限元模型 | 第27-29页 |
·计算指标的选取 | 第29-45页 |
·剪应力/剪应变指标的选取 | 第29-39页 |
·压应力/压应变指标的选取 | 第39-44页 |
·计算指标的选取 | 第44-45页 |
·数据处理方法的确定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各因素下的车辙贡献率 | 第48-68页 |
·不同模量组合的车辙贡献率分析 | 第48-52页 |
·计算用荷载 | 第48页 |
·模量组合情况及计算结果 | 第48-52页 |
·厚度变化对车辙贡献率的影响 | 第52-57页 |
·厚度组合情况 | 第52-53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3-57页 |
·横向力的大小对车辙贡献率的影响 | 第57-59页 |
·轻型货车轮载对车辙及车辙贡献率的影响 | 第59-61页 |
·层间接触条件对车辙及车辙贡献率的影响 | 第61-65页 |
·剪应变车辙贡献率和压应变车辙之间的关系 | 第65页 |
·小结 | 第65-6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8页 |
·结论与不足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不足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