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创新及不足 | 第12-14页 |
| 第2章 代孕概述 | 第14-21页 |
| ·代孕的界定 | 第14-17页 |
| ·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 ·代孕类别 | 第15-17页 |
| ·历史和现况 | 第17-21页 |
| ·技术发展史 | 第17-18页 |
| ·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 ·立法概况 | 第19-21页 |
| 第3章 代孕的伦理学分析 | 第21-32页 |
| ·代孕与传统生育观念 | 第21-25页 |
| ·我国传统生育观下的代孕问题 | 第21-23页 |
| ·基督教生育观下的代孕问题 | 第23-24页 |
| ·东西方生育观对比分析 | 第24-25页 |
| ·伦理争议与辨析 | 第25-27页 |
| ·争议 | 第25-26页 |
| ·辨析 | 第26-27页 |
| ·代孕的合理性证明 | 第27-32页 |
| ·不伤害,不禁止原则 | 第28-29页 |
| ·差别原则的正义观 | 第29-30页 |
| ·自由原则 | 第30-32页 |
| 第4章 代孕的法理学诠释 | 第32-37页 |
| ·基于生育权的论证 | 第32-34页 |
| ·基于身体自主权的论证 | 第34-37页 |
| 第5章 代孕关涉问题探究 | 第37-52页 |
| ·代孕补偿 | 第37-40页 |
| ·法律制度 | 第37-39页 |
| ·评析 | 第39-40页 |
| ·亲权认定 | 第40-45页 |
| ·立法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2-45页 |
| ·代孕母权益 | 第45-48页 |
| ·权益保护 | 第45-46页 |
| ·探望权 | 第46-47页 |
| ·堕胎权 | 第47-48页 |
| ·代孕监管 | 第48-52页 |
| ·协议效力 | 第48-50页 |
| ·监管机构 | 第50-52页 |
| 第6章 我国代孕立法反思及其建议 | 第52-60页 |
| ·立法现况及其评判 | 第52-53页 |
| ·立法建议 | 第53-60页 |
| ·确定代孕补偿顶线 | 第54页 |
| ·"目的学说"为主兼顾"子女最佳利益学说"的亲子关系认定 | 第54-55页 |
| ·严格代孕委托人和代孕母资格 | 第55-56页 |
| ·引入多方制约机制 | 第56-60页 |
| 总结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 导师简介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