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油气田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7页
   ·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9-14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存在问题第14页
   ·论文选题与研究思路第14-15页
     ·论文选题第14页
     ·研究思路第14-15页
     ·技术方法第15页
     ·工作量和主要创新点第15-17页
     ·工作量第15-16页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格局与多期构造演化第17-46页
   ·区域地质构造格局第17-37页
     ·兴地断裂带前寒武纪构造变形特征第18-27页
     ·塔里木盆地构造分区第27-32页
     ·地球物理特征第32-36页
     ·塔里木盆地边界断裂特征第36-37页
   ·多期构造演化第37-46页
     ·前震旦纪构造特征第37-38页
     ·古生代构造特征第38-42页
     ·中生代-新生代初构造特征第42-44页
     ·新生代构造特征第44-46页
第三章 塔中地区构造、地层特征与碳酸盐岩油气分布第46-59页
   ·塔中低凸起的形成与演化第46-48页
   ·塔中低凸起构造特征第48-50页
   ·塔中低凸起地层特征第50-54页
     ·下奥陶统第50-52页
     ·中奥陶统第52页
     ·上奥陶统第52-54页
   ·塔中Ⅰ碳酸盐岩油气分布规律第54-59页
     ·塔中断隆继承性发育控制了油气运聚态势第54-55页
     ·断裂与构造格局控制油气的运移方向第55页
     ·断裂的发育造成了下奥陶统油气的南北分带特征第55-56页
     ·走滑断裂早期破坏古油藏、晚期是油气运聚的主要通道第56页
     ·多期多类型断裂组合控制了多层系、多类型油气复合叠置的格局第56-59页
第四章 塔中Ⅰ试验区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量评价第59-100页
   ·储层特征第59-80页
     ·储层岩石类型第59-61页
     ·沉积相第61-63页
     ·储集空间类型特征第63-73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73-77页
     ·测井储层评价第77-80页
   ·地震储层预测第80-87页
     ·多属性分析第80-83页
     ·叠前弹性反演第83-84页
     ·用地层指示进行储层预测第84-87页
   ·储层整体评价第87-95页
     ·评价标准的确定第87-94页
     ·储层整体评价第94-95页
   ·储量评价第95-100页
第五章 塔中Ⅰ试验区碳酸盐岩油气藏产能评价第100-121页
   ·试油特征第100-101页
     ·资料分析第100-101页
     ·试汕特征分析第101页
   ·试采特征第101-106页
   ·产能方程建立第106-114页
     ·单井产能方程建立第106-110页
     ·区块产能方程建立第110-114页
   ·合理产能评价第114-121页
     ·单井合理产能评价第114-119页
     ·应用情况第119-121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第121-124页
   ·主要结论第121-123页
   ·存在问题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3页
图件目录第133-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或完成的科研项目及获奖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成因
下一篇:荧光材料合成及其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