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国际监管制度在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缺陷 | 第12-23页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是诱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 第12-17页 |
一、合成型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和交易流程 | 第12-14页 |
二、合成型资产证券化扩大了金融风险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国际监管制度在规制合成型资产证券化方面存在的缺陷 | 第17-23页 |
一、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资本计提不足 | 第17-18页 |
二、对系统性风险考虑不足 | 第18-19页 |
三、缺乏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 第19-21页 |
四、没有充分重视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国际监管制度的改革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对资本充足性监管制度的改革 | 第23-26页 |
一、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 第23页 |
二、增加风险捕捉能力 | 第23-24页 |
三、完善风险权重的设计 | 第24-25页 |
四、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对系统性风险监管制度的改革 | 第26-27页 |
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 第26页 |
二、加强流动性风险监管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制度的改革 | 第27-29页 |
一、保证评级活动的独立性,促使评级结果的公正与客观 | 第27-28页 |
二、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评级活动的可审核性 | 第28-29页 |
三、加强立法,明确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 | 第29页 |
第四节 对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改革 | 第29-33页 |
一、对基础资产的信息披露方面 | 第30页 |
二、对资产池转移的信息披露方面 | 第30-31页 |
三、对再证券化的信息披露方面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上述改革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启示 | 第33-42页 |
第一节 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现状及缺陷 | 第33-38页 |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现状 | 第33-37页 |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制度的缺陷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国际监管制度改革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启示 | 第38-42页 |
一、不仅要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而且要增加杠杆率监管 | 第39页 |
二、增加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 | 第39-40页 |
三、完善证券化信用评级制度 | 第40-41页 |
四、强化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