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高效油脂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23页
   ·餐饮业含油废水的来源、危害及特点第11-12页
     ·来源第11页
     ·含油废水带来的危害第11-12页
     ·含油废水的特点第12页
   ·含油废水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第12-20页
     ·物理法处理含油废水第13-14页
     ·化学法处理含油废水第14-15页
     ·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第15-18页
     ·固定化法对含油废水的处理第18-20页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降解油脂的影响第20-21页
     ·温度第20页
     ·pH 值第20页
     ·油脂含量第20-21页
     ·表面活性剂第21页
     ·溶解氧第21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第21-23页
2 餐饮废水中优势菌株的初筛及初步鉴定第23-35页
   ·试验材料第23-25页
     ·材料第23页
     ·药品试剂第23页
     ·试验仪器第23-24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27页
     ·采集样品中微生物的分离第25-26页
     ·油脂含量的测定第26-27页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第27-28页
   ·单菌种接种发酵筛选的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8-29页
     ·菌株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28页
     ·PCR 扩增第28-29页
     ·DNA 测序和序列分析第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4页
     ·试验样品富集和驯化培养结果第29-30页
     ·试验样品中降解油脂菌株的筛选结果第30页
     ·大豆油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0-34页
   ·小结第34-35页
3 菌株的特性及降解条件的研究第35-44页
   ·引言第35页
   ·试验材料第35-36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36页
   ·试验方法第36-37页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6页
     ·最佳接种量的测定第36页
     ·最适温度的测定第36页
     ·最初 pH 的测定第36-37页
     ·初始大豆油浓度的测定第37页
     ·最佳盐浓度的测定第37页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7-38页
     ·各菌株最佳接种量的测定第38-39页
     ·各菌株生长最适温度的测定第39页
     ·最初 pH 对各菌株降解率的影响第39-40页
     ·最初大豆油浓度对各菌株油脂降解率的影响第40-41页
     ·最佳盐浓度对各菌株油脂降解率的影响第41-42页
     ·各菌株在最佳条件下的降解率第42-43页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第43页
   ·小结第43-44页
4 高效降解率菌株比例的确定和优化第44-50页
   ·引言第44页
   ·材料和方法第44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44-45页
   ·试验方法第45-46页
     ·菌株拮抗实验第45页
     ·菌株的优化搭配第45页
     ·复配菌株最佳降解条件的优化第45-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49页
     ·菌株两两拮抗实验结果第46页
     ·菌株优化搭配-菌株比例的确定第46-47页
     ·最佳降解条件的优化第47-49页
   ·小结第49-50页
5 对油脂降解菌株的包埋固定化第50-60页
   ·引言第50页
   ·材料和方法第50-51页
   ·试验方法第51页
     ·菌株的活化与培养第51页
     ·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第51页
     ·干燥方法第51页
     ·包埋小球对影响油脂降解率条件的测定第51页
     ·降解率的计算第51页
   ·结果和讨论第51-59页
     ·菌株的生长曲线第51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51-55页
     ·温度对固定菌株降解油脂的影响第55-56页
     ·初始 pH 值对固定菌株降解油脂的影响第56-57页
     ·最初大豆油浓度对固定化菌株油脂降解率的影响第57-58页
     ·干燥处理第58-59页
   ·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翅片散热器铲削成形与传热性能研究
下一篇:龙须菜降解产物的活性研究及降解菌Flammeovirga pacifica中硫酸酯酶基因的克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