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引言 | 第14-23页 |
第一章 法律移植概说 | 第23-53页 |
第一节 法律移植的概念 | 第23-31页 |
第二节 法律移植的必要性 | 第31-37页 |
第三节 法律移植的可能性 | 第37-45页 |
第四节 法律移植否定论评析 | 第45-53页 |
第二章 法律移植的模式 | 第53-94页 |
第一节 自治模式、殖民模式与综合模式 | 第53-70页 |
第二节 单向模式与双向模式 | 第70-79页 |
第三节 整体模式与部分模式 | 第79-85页 |
第四节 域内法模式、域外法与国际法模式 | 第85-89页 |
第五节 替代型模式、补充型模式与重盛型模式 | 第89-94页 |
第三章 影响法律移植效果的因素 | 第94-125页 |
第一节 体制内因素──以欧洲大陆移植罗马法为例 | 第94-115页 |
第二节 体制外因素──以日本近代法律移植为例 | 第115-123页 |
第三节 补论:对一种观点的反驳 | 第123-125页 |
第四章 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 | 第125-157页 |
第一节 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5-130页 |
第二节 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冲突 | 第130-142页 |
第三节 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变迁──以伊斯兰法的变迁为例 | 第142-157页 |
第五章 法律移植与法律全球化 | 第157-174页 |
第一节 法律全球化是否可能 | 第157-162页 |
第二节 法律全球化之于民族国家的意义 | 第162-170页 |
第三节 法律移植:民族国家应对法律全球化的有效方式 | 第170-174页 |
第六章 法律移植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 第174-210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自身难以孕育出法制现代化 | 第174-177页 |
第二节 法律移植对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已有价值 | 第177-200页 |
第三节 法律移植对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应有价值 | 第200-210页 |
结语 | 第210-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22页 |
致谢 | 第222-22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23-22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