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JPEG2000 简介 | 第16-21页 |
·JPEG2000 编解码过程 | 第16-17页 |
·感兴趣区域编码 | 第17-18页 |
·JPEG2000 错误控制机制 | 第18-20页 |
·JPEG2000 稀疏编码问题 | 第20-21页 |
·Motion-JPEG2000 介绍 | 第21-23页 |
·Motion-JPEG2000 的特点 | 第21-22页 |
·Motion-JPEG2000 的压缩性能 | 第22-23页 |
·Motion-JPEG2000 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本论文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23-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第二章 JPEG2000 感兴趣区域编码研究 | 第29-54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JPEG2000 ROI 编码改进研究现状 | 第30-36页 |
·控制ROI 和背景相对质量的策略 | 第30-33页 |
·直接控制ROI 和背景相对码率的方法 | 第31页 |
·基于foveated image 技术的方法 | 第31-32页 |
·控制ROI-背景相对质量策略的优缺点 | 第32-33页 |
·位平面重排策略 | 第33-34页 |
·BbBShift 方法 | 第33页 |
·PSBShift 方法 | 第33-34页 |
·位平面重排策略的优缺点 | 第34页 |
·使用形状编码的策略 | 第34-36页 |
·内嵌分级ROI 编码 | 第34-35页 |
·基于形状自适应小波变换的策略 | 第35-36页 |
·使用形状编码策略的优缺点 | 第36页 |
·位平面段移动法 | 第36-46页 |
·相对质量的控制 | 第37页 |
·位平面段移动法 | 第37-40页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0-46页 |
·位平面组移动法 | 第46-51页 |
·位平面组移动法算法描述 | 第47-50页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三章 Motion-JPEG2000 高频子带错误隐藏技术 | 第54-85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Motion-JPEG2000 高频子带错误隐藏研究现状 | 第55-61页 |
·基于边的系数插值法 | 第55-58页 |
·位平面错误隐藏方法 | 第58-59页 |
·基于小波patch 重复的方法 | 第59-61页 |
·基于Cycle-Spinning 的错误隐藏 | 第61-81页 |
·相关知识介绍 | 第61-65页 |
·离散小波移变性证明 | 第61-63页 |
·Cycle-Spinning 算法 | 第63页 |
·运动估计算法 | 第63-65页 |
·边界拓展 | 第65页 |
·基于Cycle-Spinning 的错误隐藏方法 | 第65-66页 |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6-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第四章 基于JPEG2000 熵编码的超完备小波图像稀疏编码研究 | 第85-110页 |
·引言 | 第85-86页 |
·超完备小波 | 第86-88页 |
·超完备小波的概念 | 第86-87页 |
·log-Gabor 小波简介 | 第87-88页 |
·Mean shift 算法简介 | 第88-90页 |
·稀疏采样 | 第90-92页 |
·基于视觉掩蔽效应的小波分解系数量化 | 第92-93页 |
·基于mean shift 的超完备log-Gabor 小波系数选择方法 | 第93-98页 |
·超完备log-Gabor 小波稀疏编码方案 | 第98-99页 |
·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99-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10-111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 第113-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