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病虫害论文

香蕉枯萎病菌土壤种群密度与其危害程度的相关性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0-17页
 第一章 本文相关研究进展第10-15页
   ·香蕉枯萎病的分布及危害第10页
   ·香蕉枯萎病检测技术第10-13页
     ·生物学检测第10-11页
     ·香蕉枯萎病菌分离检测第11页
     ·营养体亲和性(VCG)检测第11页
     ·致病性检测第11-12页
     ·香蕉枯萎病菌的分子检测第12-13页
   ·真菌与植物危害程度相关性研究进展第13-15页
     ·真菌种群在土壤中的种群密度研究第13页
     ·香蕉枯萎病危害程度第13-14页
     ·真菌与植株危害程度相关性第14页
     ·土壤微生物区系与香蕉枯萎病发病相关性第14-15页
 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第三章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7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17-63页
 第一章 香蕉枯萎病菌鉴别培养基的筛选第17-28页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供试香蕉品种第17页
     ·供试菌株及供试土壤第17页
     ·培养基的配置第17-18页
     ·不同鉴别培养基对FOC4生长的影响第18页
     ·四种鉴别培养基对FOC4灵敏度的检测第18-19页
     ·鉴别培养基KP对香蕉枯萎病菌的选择性验证第19-20页
     ·PCR产物回收、克隆转化及测序第20-22页
     ·致病性测定第22页
     ·数据处理第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27页
     ·KP培养基适宜FOC4生长第22-24页
     ·KP培养基对人工接菌和自然带菌土壤均具有较高检测能力第24-25页
     ·鉴别培养基KP对香蕉枯萎病菌的选择性验证第25-27页
   ·讨论第27-28页
 第二章 香蕉枯萎病对香蕉苗期生长的影响第28-41页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供试香蕉品种第28页
     ·供试土壤第28页
     ·不同浓度带菌土壤的制备第28页
     ·接种方法第28-29页
     ·香蕉枯萎病对苗期生长的影响第29页
     ·数据统计第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9页
     ·香蕉枯萎病对蕉苗茎围与株高的影响第29-33页
     ·香蕉枯萎病对蕉苗叶片的影响第33-37页
     ·香蕉枯萎病对蕉苗球茎的影响第37-39页
   ·讨论第39-41页
 第三章 香蕉枯萎病菌种群密度与香蕉枯萎病危害程度相关性第41-5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供试香蕉品种第41页
     ·供试土壤第41页
     ·鉴别培养基KP的配置第41-42页
     ·不同浓度带菌土壤的制备第42页
     ·接种方法第42页
     ·KP培养基对不同时期处理的香蕉土壤检测第42页
     ·不同时期的特异性引物检测第42页
     ·病情指数及危害程度等级的判定第42-43页
     ·数据统计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9页
     ·KP鉴别培养基能够检测出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种群密度增长趋势第43-44页
     ·PCR对不同处理土壤FOC4的检测结果第44-46页
     ·病情指数与病原菌种群密度呈相关性第46-49页
   ·讨论第49-51页
 第四章 PCR-RFLP对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及其真菌区系的监测第51-63页
   ·材料和方法第51-53页
     ·供试菌株第51页
     ·供试蕉苗及处理第51页
     ·土壤样品的采集第51页
     ·供试菌株DNA的提取第51-52页
     ·土壤样品DNA的提取第52-53页
     ·18S rDNA的扩增第53页
     ·RFLP分析第53页
   ·结果分析第53-61页
     ·18 S rDNA的扩增第53-54页
     ·Csp6 Ⅰ酶切图谱PCR-RFLP分析第54-56页
     ·Hinf Ⅰ酶切图谱PCR-RFLP分析第56-61页
   ·讨论第61-63页
结论第63-65页
成果意义及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缩略词第69-70页
攻读硕士期间待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课题来源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s)HAB-5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突变体的筛选
下一篇:椰子Genic-SSR标记的开发及椰子种质资源的遗传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