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换档机构动态仿真与优化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我国自动变速器发展背景 | 第14-16页 |
·换挡机构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AMT换挡机构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换挡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1-34页 |
·换挡执行机构的结构及基本计算 | 第21-23页 |
·同步器的结构、原理及基本计算 | 第23-31页 |
·同步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3-28页 |
·同步时间的计算方法 | 第28-31页 |
·基本参数的确定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换挡机构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46页 |
·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的流程 | 第34-37页 |
·刚体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7-42页 |
·换挡执行机构建模 | 第37-38页 |
·同步器建模 | 第38-41页 |
·换挡机构整体建模 | 第41-42页 |
·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换挡机构动态仿真与分析 | 第46-59页 |
·换挡机构动态仿真 | 第46-49页 |
·变挡力控制规律 | 第46-48页 |
·动力学仿真计算 | 第48-49页 |
·换挡过程分析 | 第49-51页 |
·换挡品质评价 | 第51-56页 |
·换挡时间 | 第51-52页 |
·冲击度 | 第52-53页 |
·同步器滑磨功 | 第53-55页 |
·铜块磨损 | 第55-56页 |
·同步器性能评价 | 第56-58页 |
·同步冲量 | 第56页 |
·同步容量 | 第56-57页 |
·摩擦锥面强度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关键零件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 第59-78页 |
·换挡轴强度分析 | 第59-65页 |
·换挡轴动强度分析 | 第59-61页 |
·换挡轴静强度分析 | 第61-64页 |
·分析结果校验 | 第64-65页 |
·拨叉强度分析 | 第65-72页 |
·拨叉动强度分析 | 第66-68页 |
·拨叉静强度分析 | 第68-70页 |
·拨叉结构改进 | 第70-72页 |
·拉板结构优化 | 第72-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全文总结 | 第78-7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