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杜仲皮有效成分与其内生真菌的相关性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章 不同产地杜仲皮内生真菌种群结构的比较分析第15-26页
 1 材料第15-16页
   ·样品采集第15页
   ·培养基第15-16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16页
 2 方法第16-18页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保藏第16页
   ·形态鉴定第16-17页
   ·分子鉴定第17页
   ·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相似性分析第17-1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8-24页
   ·不同产地杜仲皮分离内生真菌ITS扩增产物的电泳图谱第18-19页
   ·不同产地代表性杜仲皮内生真菌ITS测序成功菌株BLAST结果情况第19-20页
   ·不同产地内生真菌的分布情况第20-21页
   ·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相似性分析第21-22页
   ·不同产地来源的同属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22-23页
   ·同属内生真菌菌株ITS序列遗传距离分析第23-24页
 4 讨论第24-26页
第二章 不同季节杜仲皮内生真菌种群结构的比较第26-33页
 1 材料第26-27页
   ·样品采集第26页
   ·培养基第26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6页
   ·气候数据来源第26-27页
 2 方法第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不同季节代表性杜仲皮内生真菌ITS测序成功菌株BLAST结果情况第27-28页
   ·不同季节内生真菌的分布情况第28-29页
   ·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相似性分析第29-30页
   ·杜仲皮内生真菌种群结构与产地气候因子的PCA排序分析第30-31页
 4 讨论第31-33页
第三章 不同产地杜仲药材的HPLC/Q-TOF-MS指纹图谱的建立第33-57页
 1 材料第33-34页
   ·样品采集第33-34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34页
 2 方法第34-37页
   ·色谱条件第34-36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36页
   ·稳定性第36页
   ·精密度第36页
   ·重复性第36页
   ·杜仲药材化学成分数据库的建立第36页
   ·MPP统计分析第36-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55页
   ·指纹图谱的建立第37页
   ·共有峰的标定第37-52页
   ·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计算第52-53页
   ·统计分析结果第53-55页
 4 讨论第55-57页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55页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优化第55-56页
   ·杜仲药材的产地差异性第56-57页
第四章 杜仲皮内生真菌与宿主内部化学环境的相关性分析第57-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64页
   ·不同产地、不同季节杜仲皮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第57页
   ·杜仲皮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化学成分分析第57-63页
   ·统计方法第63-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66页
   ·不同产地及不同季节杜仲药材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第64-65页
   ·内生真菌与有效成分间的相关性第65-66页
 3 讨论第66-69页
   ·混合对照品溶剂的选择第66-67页
   ·不同采收期杜仲皮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分析第67页
   ·杜仲皮有效成分与其内生真菌的相关性分析第67-69页
第五章 基于HPLC-Q/TOF-MS技术对杜仲皮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第69-90页
 1 材料第69-70页
   ·菌种第69页
   ·培养基第69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69-70页
 2 方法第70-71页
   ·发酵及发酵产物的提取第70页
   ·HPLC-Q/TOF-MS检测第70-71页
   ·菌株发酵产物寻找第71页
 3 结果第71-89页
   ·菌株代谢产物与杜仲样品对比第71-74页
   ·化合物比对结果第74-89页
 4 讨论第89-90页
   ·MS条件的选择第89页
   ·菌株代谢产物分析第89-90页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论文总结第90页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90-91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8页
附录A 杜仲内生真菌外观及显微特征图第98-106页
附录B 五种杜仲内生真菌菌株发酵培养图第106-108页
附录C 综述第108-118页
 参考文献第115-118页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蛇莓种质资源多样性的RAPD分析
下一篇:寿胎丸HPLC定性及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