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6页 |
绪论 | 第6-16页 |
第一章 作为“过程”的《慕氏族谱》 | 第16-30页 |
第一节 族谱编修班子:家族精英的集结 | 第16-19页 |
第二节 资金的筹措及使用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田野”中的一手族谱资料 | 第21-25页 |
第四节 碎片资料的文本化归类与整合 | 第25-30页 |
第二章 作为“事件”的《慕氏族谱》 | 第30-42页 |
第一节 少堂迁坟谋“谱事” | 第30-33页 |
第二节 “全族动员”与“全族参与”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慕喜安事件”:旧时代族望话语权角逐的落败 | 第35-37页 |
第四节 “少壮派精英”——慕家騉 | 第37-42页 |
第三章 作为“记忆”的《慕氏族谱》 | 第42-54页 |
第一节 叙事:祖先与族源的记忆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恐怖和苦难的记忆 | 第44-47页 |
第三节 祖荫之下:家庙的记忆 | 第47-54页 |
第四章 作为“仪式与象征”的《慕氏族谱》 | 第54-68页 |
第一节 “谱局”成立:家族凝聚力的制度性召唤仪式 | 第54-56页 |
第二节 “修谱仪式”:慕氏族谱体例与脉络的调试 | 第56-60页 |
第三节 发谱仪式:宗族秩序的再次确立 | 第60-63页 |
第四节 “集体欢腾”抑或是慕氏宗脉的“通过仪式” | 第63-68页 |
第五章 作为“权力与组织”的《慕氏族谱》 | 第68-84页 |
第一节 《慕氏族谱》编纂机构的组织构成 | 第68-70页 |
第二节 “权力”与“组织”的结合使用 | 第70-76页 |
第三节 权力的“内聚过程”与“辐射过程” | 第76-80页 |
第四节 修谱背后的权力格局博弈与妥协 | 第80-84页 |
思考与讨论 | 第84-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附录 | 第92-96页 |
后记 | 第96-98页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