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 ·磷酸铁锂的结构 | 第11-12页 |
| ·磷酸铁锂晶体的锂离子脱嵌机理及模型 | 第12-14页 |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 第14-16页 |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缺点及其改进方法 | 第16-17页 |
| ·模板法的发展状况 | 第17-19页 |
| ·材料的仿生合成 | 第19-2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 第2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25-31页 |
| ·实验原材料 | 第25页 |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 ·材料表征 | 第26-29页 |
| ·形貌结构与组成表征 | 第26-28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表征 | 第28-29页 |
| ·电池组装 | 第29-31页 |
| ·主要部件 | 第29-30页 |
| ·主要部件的制备 | 第30页 |
| ·电池的组装 | 第30-31页 |
| 第3章 生物沉淀-碳热还原法制备 LiFePO_4/C 复合材料 | 第31-51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实验 | 第32页 |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2-50页 |
| ·培养温度对 LiFePO_4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培养温度对 LiFePO_4前驱体及合成物的键结构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培养温度对 LiFePO_4孔结构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培养温度对 LiFePO_4晶体形貌的影响 | 第37-40页 |
| ·合成材料元素组成 | 第40-43页 |
| ·培养温度对合成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3-48页 |
| ·合成机理研究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4章 LiFePO_4/C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关系研究 | 第51-57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 ·溶液 pH 值的大小对合成磷酸铁的影响 | 第51-53页 |
| ·溶液 pH 值的大小对合成 LiFePO_4/C 性能的影响 | 第53页 |
| ·温度及冷却方式对合成 LiFePO_4/C 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 ·恒温后不同温度冷却对合成 LiFePO_4/C 性能的影响 | 第54页 |
| ·不同恒温后液氮冷却对合成 LiFePO_4/C 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5章 生物水热法-碳热还原法制备 LiFePO_4/C 复合材料 | 第57-67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实验 | 第57-58页 |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8-66页 |
| ·水热温度对 LiFePO_4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58-60页 |
| ·LiFePO_4前驱体及合成物的键结构的影响 | 第60页 |
| ·培养温度对 LiFePO_4晶体形貌尺寸结构的影响 | 第60-62页 |
| ·培养温度合成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62-64页 |
| ·合成机理研究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6章 掺锌对 LiFePO_4/C 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73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实验 | 第67-68页 |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68-71页 |
| ·掺锌对 LiFePO_4/C 复合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68-69页 |
| ·掺锌对 LiFePO_4/C 复合材料孔结构的影响 | 第69-70页 |
| ·掺锌对 LiFePO_4/C 复合材料键结构的影响 | 第70-71页 |
| ·掺锌对 LiFePO_4/C 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创新点 | 第74页 |
|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5页 |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85页 |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