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LiFePO_4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 第12-14页 |
| ·LiFePO_4的晶体结构 | 第12-13页 |
| ·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 | 第13-14页 |
| ·LiFePO_4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LiFePO_4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4-15页 |
| ·LiFePO_4电极反应机理研究 | 第15-16页 |
| ·LiFePO_4合成方法研究 | 第16-18页 |
| ·LiFePO_4改性研究 | 第18-20页 |
| ·LiFePO_4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 第2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21-27页 |
| ·实验原材料 | 第21-22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 ·材料测试表征 | 第22-25页 |
| ·LiFePO_4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22-23页 |
| ·LiFePO_4电化学性能测试表征 | 第23-25页 |
| ·电池组装过程 | 第25-27页 |
| ·电池组件 | 第25页 |
| ·主要组件的制备 | 第25-26页 |
| ·CR2032 纽扣电池的组装 | 第26-27页 |
| 第3章 LiFePO_4/C-Li_2O-P_2O_5复合材料合成及表征 | 第27-45页 |
| ·引言 | 第27-28页 |
| ·合成方法 | 第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44页 |
| ·热处理温度的确定 | 第28-29页 |
| ·复合材料相组成与晶体结构分析 | 第29-32页 |
| ·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 ·包覆层的键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 ·温度与包覆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40页 |
| ·合成机理研究 | 第40-44页 |
| ·本章结论 | 第44-45页 |
| 第4章 LiFePO_4/C-Li_2O-P_2O_5界面传输机理和比容量衰减机理研究 | 第45-53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合成方法 | 第45-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 ·界面传输机理研究 | 第46-48页 |
| ·比容量衰减机理研究 | 第48-51页 |
| ·本章结论 | 第51-53页 |
| 第5章 LiFePO_4掺杂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3-65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合成方法 | 第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 ·热处理温度的确定 | 第54-55页 |
| ·掺杂量对相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55-57页 |
| ·掺杂量对键结构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掺杂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8-63页 |
| ·本章结论 | 第63-65页 |
| 第6章 竹碳-LiFePO_4-C 复合材料合成及表征 | 第65-73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合成方法 | 第65-6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0页 |
| ·竹碳吸附性分析 | 第66页 |
| ·热处理温度的确定 | 第66-67页 |
| ·竹碳量对相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67-68页 |
| ·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68-69页 |
| ·竹碳量对键结构的影响 | 第69页 |
| ·竹碳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 ·本章结论 | 第70-73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创新点 | 第74页 |
|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7页 |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87页 |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