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禾本科的系统分类学历史 | 第10-11页 |
·沟稃草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学历史 | 第11-12页 |
·沟稃草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 第12页 |
·菵草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学历史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沟稃草属、菵草属及近缘属种代表植物叶下表皮微形态的研究 | 第14-37页 |
·叶表皮微形态的研究 | 第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4-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页 |
·实验结果 | 第18-25页 |
图版 | 第25-34页 |
·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沟稃草属、菵草属及其近缘属颖果形态的研究 | 第37-61页 |
·前言 | 第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7-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6页 |
图版 | 第46-58页 |
·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沟稃草属、菵草属及其近缘属分子系统学的研究 | 第61-74页 |
·前言 | 第61-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9页 |
·实验材料 | 第64-67页 |
·试验方法 | 第67-68页 |
·植物总基因组的提取 | 第67页 |
·PCR 的扩增 | 第67-68页 |
·基因片段的测序 | 第68页 |
·数据分析 | 第68-69页 |
·实验结果 | 第69-72页 |
·ITS 序列 | 第69-70页 |
·trnL-F 序列 | 第70-72页 |
·讨论 | 第72-74页 |
·沟稃草属系统位置的探讨 | 第72页 |
·菵草属系统位置的探讨 | 第72-73页 |
·看麦娘属、梯牧草属、异颖草属系统位置的探讨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