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荧光探针分子概述 | 第10-13页 |
·荧光分子探针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 | 第11页 |
·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 第11-13页 |
·苯取代氧杂蒽环类荧光探针概述 | 第13-18页 |
·罗丹明类化合物 | 第13-14页 |
·常见的几种罗丹明化合物的合成 | 第14-16页 |
·荧光素的概述 | 第16-17页 |
·荧光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第17-18页 |
·罗丹明类探针分子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分类 | 第18-31页 |
·Fe~(3+)类罗丹明荧光探针 | 第19-22页 |
·Zn~(2+)类罗丹明荧光探针 | 第22-23页 |
·Cu~(2+)类罗丹明荧光探针 | 第23-25页 |
·Hg~(2+)类罗丹明荧光探针 | 第25-29页 |
·其他金属离子类罗丹明荧光探针 | 第29-31页 |
·前景与展望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9页 |
第二章 荧光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和对Hg~(2+)的识别 | 第39-59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0-42页 |
·化合物中间体2-3的合成 | 第42-43页 |
·荧光素探针化合物2-1的合成 | 第43页 |
·荧光素探针化合物2-2的合成 | 第43-44页 |
·荧光测定方法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6页 |
·探针分子设计与合成 | 第44-46页 |
·探针化合物2-1的荧光光谱性质研究 | 第46-50页 |
·探针化合物2-1在不同浓度的Hg~(2+)中的荧光光谱 | 第46页 |
·探针化合物2-1与Hg~(2+)的线性 | 第46-47页 |
·探针化合物2-1与Hg~(2+)的选择性识别 | 第47-48页 |
·共存金属离子对Hg~(2+)识别干扰 | 第48-49页 |
·探针化合物2-1与Hg~(2+)络合的络合比 | 第49-50页 |
·pH对探针化合物2-1的荧光影响 | 第50页 |
·探针化合物2-2的荧光光谱性质研究 | 第50-56页 |
·探针化合物2-2对Hg~(2+)的荧光光谱 | 第50-51页 |
·探针化合物2-2与Hg~(2+)的线性关系 | 第51-52页 |
·探针化合物2-2对Hg~(2+)的选择性识别 | 第52-53页 |
·共存离子对探针化合物2-2对Hg~(2+)的识别影响 | 第53-54页 |
·探针化合物2-2与Hg~(2+)的络合比 | 第54-55页 |
·pH对探针化合物2-2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三章 罗丹明类衍生物探针的合成和对Fe~(3+)的识别 | 第59-72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4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60-61页 |
·化合物3-2的合成 | 第61-62页 |
·化合物3-3的合成 | 第62页 |
·化合物3-4的合成 | 第62页 |
·化合物3-5的合成 | 第62-63页 |
·罗丹明类探针化合物3-1的合成 | 第63页 |
·荧光分析方法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9页 |
·探针分子3-1的合成分析 | 第64-65页 |
·探针化合物3-1对Fe~(3+)的荧光研究 | 第65-66页 |
·探针化合物3-1与Fe~(3+)的络合比 | 第66-67页 |
·探针化合物3-1对Fe~(3+)的识别机理 | 第67页 |
·探针化合物3-1对Fe~(3+)选择性识别 | 第67-68页 |
·共存离子对探针化合物3-1对Fe~(3+)的识别影响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84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