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种植机械论文--栽植机论文

新型自动制钵机自动取土机构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制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5页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4页
     ·制钵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14-15页
   ·土壤切削的数值模拟研究概况第15-16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新型自动制钵机自动取土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第18-34页
   ·自动取土的目的第18页
   ·新型自动制钵机自动取土机构第18-20页
     ·新型制钵机集土、取土、送土总体方案及工作原理第18-19页
     ·自动取土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9页
     ·自动取土机构抛刀旋转方向的选取第19-20页
   ·新型自动制钵机自动取土机构抛刀的运动分析第20-24页
     ·新型制钵机自动取土机构抛刀的运动方程第20-21页
     ·自动取土机构的工作参数分析第21-24页
   ·自动取土机构中营养土的动力学分析第24-27页
     ·被旋抛营养土受力分析第24-26页
     ·被旋抛营养土动力学模型建立第26-27页
   ·主要参数对营养土运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第27-31页
     ·摩擦系数μ24 对加速度 a24 的影响分析第27-28页
     ·a_(24)改变时,对转速、转角的影响第28-29页
     ·R'不同时,加速度、转速与转角的关系分析第29-30页
     ·θ改变时,加速度、转速与转角的关系分析第30页
     ·γ不同时,对加速度、转速与转角的关系第30-31页
   ·营养土脱离抛刀后的运动学分析第31-33页
   ·自动取土机构的功耗分析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自动取土机构圆弧抛刀工作曲面的研究与设计第34-42页
   ·概述第34页
   ·抛刀结构的特点第34页
   ·抛刀曲面的研究与设计第34-41页
     ·自动取土机构抛刀取土的基本模型第34-35页
     ·抛刀曲面线研究及设计第35-37页
     ·圆弧抛刀曲线模型的建立第37-40页
     ·确定抛刀刀口切削角第40页
     ·确定圆弧抛刀的工作幅宽第40-41页
     ·设计实例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自动取土机构抛土运动数值模拟第42-54页
   ·ANSYS 软件 LS-DYNA 模块的介绍第42-43页
     ·LS-DYNA 模块的时间积分与时步控制第42-43页
     ·营养土模型的 SPH 法简介第43页
   ·抛刀抛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3-48页
     ·圆弧抛刀建模及其有限元预处理第43-45页
     ·营养土特性分析及营养土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营养土 SPH 模型的建立第46页
     ·圆弧抛刀旋抛营养土模型的建立第46-48页
   ·圆弧抛刀旋抛营养土的数值模拟及其结果分析第48-52页
     ·圆弧抛刀旋抛营养土的数值模拟第49-50页
     ·圆弧抛刀旋抛营养土的工作阻力分析第50-51页
     ·抛刀旋抛营养土的能耗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营养土变速旋抛机构的分析与设计第54-63页
   ·营养土变速旋抛机构的工作原理第54页
   ·变速旋抛营养土模型的建立第54-55页
     ·抛刀模型的建立第54-55页
     ·抛刀变速旋抛营养土模型的建立第55页
   ·虚拟仿真及其结果分析第55-59页
     ·旋抛营养土的速度位移分析第55-58页
     ·营养土变速旋抛功耗分析第58-59页
   ·二阶椭圆(卵形)齿轮设计与运动分析第59-62页
     ·二阶椭圆(卵形)齿轮设计第59-61页
     ·卵形齿轮传动分析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新型自动制钵机自动取土机构试验台研制第63-71页
   ·圆弧抛刀在刀辊上的排列方案分析第63-64页
   ·自动取土机构试验台的整体结构设计第64-65页
   ·试验台设计的注意事项第65-66页
   ·自动取土机构试验台三维建模及虚拟装配第66-69页
     ·自动取土机构试验台三维实体建模的实现第66-67页
     ·虚拟装配的实现第67-69页
     ·自动取土机构试验台总装配体的干涉检查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七章 新型自动制钵机自动取土机构的试验验证第71-75页
   ·圆弧抛刀的参数第71-72页
   ·试验样机第72页
   ·运动学特性试验验证第72-74页
     ·试验设备及步骤第72-73页
     ·圆弧抛刀旋抛营养土试验结果分析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全文总结第75页
   ·研究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读研期间的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傅里叶齿轮步行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下一篇:基于局部特征的稻田飞虱检测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