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21页 |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 第11-16页 |
·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16-20页 |
·基于专利视角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专利视角下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24-30页 |
·专利的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专利的含义 | 第24页 |
·专利的特征 | 第24-25页 |
·专利的种类 | 第25-26页 |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科技创新概述 | 第26-27页 |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概述 | 第27-28页 |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 | 第27页 |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 | 第27-28页 |
·以专利视角评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科学性 | 第28-30页 |
3 青岛市专利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 第30-35页 |
·青岛市专利申请的产出状况 | 第30-31页 |
·青岛市专利授权的产出状况 | 第31-32页 |
·青岛市有效专利产出状况 | 第32-33页 |
·青岛市职务发明创造专利产出状况 | 第33-34页 |
·青岛市PCT专利产出状况 | 第34-35页 |
4 专利视角下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5-44页 |
·构建的原则 | 第35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35-44页 |
·城市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5-37页 |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 | 第37-41页 |
·基本思想 | 第37-38页 |
·计算步骤 | 第38页 |
·数学模型 | 第38-41页 |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 | 第41-44页 |
·基本思想 | 第41页 |
·计算步骤 | 第41-44页 |
5 青岛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 第44-58页 |
·数据来源的确定 | 第44页 |
·专利样本数据的确定 | 第44-45页 |
·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 | 第45-53页 |
·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 | 第53-55页 |
·青岛市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 第55-58页 |
6 青岛市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的预测 | 第58-61页 |
·青岛市科技创新意识、整体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 第58-59页 |
·以企业为主体的青岛市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 | 第59页 |
·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挖掘 | 第59页 |
·产业转型升级将为青岛市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提速 | 第59-60页 |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青岛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 第60-61页 |
7 青岛市专利助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61-64页 |
·加强科技创新与专利保护的相互耦合 | 第61-62页 |
·构建高效科学的专利预警机制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旳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