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临床资料 | 第8-14页 |
·病例来源 | 第8页 |
·搜集时间 | 第8页 |
·所属医院 | 第8页 |
·一般资料 | 第8-12页 |
·临床观察资料 | 第8页 |
·受伤原因及合并伤 | 第8-9页 |
·患肢情况 | 第9页 |
·手术方法 | 第9页 |
·骨折分型 | 第9-12页 |
·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2 治疗方法 | 第14-17页 |
·术前准备 | 第14页 |
·手术方法 | 第14-17页 |
·麻醉与体位 | 第14-15页 |
·手术过程 | 第15页 |
·术后处理 | 第15-1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观察指标 | 第17页 |
·疗效评定 | 第17-18页 |
4 研究结果 | 第18-22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8页 |
·一般资料分析 | 第18-19页 |
·临床观察指标分析 | 第19-21页 |
·对两组病例踝关节AOFAS评分比较 | 第19页 |
·对两组病例踝关节背伸范围比较 | 第19-20页 |
·对两组病例下地时间的比较 | 第20页 |
·对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 | 第20页 |
·对两组手术并发症的比较 | 第20-21页 |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 第21页 |
·临床结果总结 | 第21-22页 |
5 讨论 | 第22-32页 |
·下胫腓联合的解剖特点 | 第22-23页 |
·下胫腓联合的受伤机制 | 第23-24页 |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 | 第24-25页 |
·下胫腓联合固定手术指征 | 第25-29页 |
·下胫腓联合固定的特点 | 第26-27页 |
·可吸收螺钉的技术特点 | 第27-29页 |
·术后功能锻炼 | 第29-32页 |
·功能锻炼的必要性 | 第30页 |
·功能锻炼的原则 | 第30-32页 |
6 结语 | 第32-33页 |
7 问题和展望 | 第33-3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展望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件1 综述: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 | 第37-49页 |
附件2:可吸收组和金属螺钉组的病例展示 | 第49-52页 |
附件3: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 | 第52-53页 |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