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导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目标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1-13页 |
1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概述 | 第13-27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食品和食品安全 | 第13页 |
·惩罚性赔偿 | 第13-15页 |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5-20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15-17页 |
·合理性分析 | 第17-18页 |
·功能性分析 | 第18-20页 |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20-26页 |
·美国的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21-23页 |
·德国的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23-24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24-25页 |
·对我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的启示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2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解析 | 第27-37页 |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责任归责原则 | 第27-28页 |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构成要件 | 第28-31页 |
·前提条件 | 第28-29页 |
·一般要件 | 第29-31页 |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免责事由 | 第31-34页 |
·一般概述 | 第31-32页 |
·法定抗辩事由 | 第32页 |
·一般抗辩事由 | 第32-33页 |
·诉讼时效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竞合 | 第34-36页 |
·与《侵权责任法》第 47 条的竞合 | 第34页 |
·与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55 条的竞合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3 我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的制度现状 | 第37-41页 |
·惩罚性赔偿的数额计算标准问题 | 第37-39页 |
·对于单一定率的争议问题 | 第37-38页 |
·我国食品安全赔偿额度不足的原因 | 第38-39页 |
·销售者主观状态不明确 | 第39页 |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 | 第39页 |
·相关制度不健全 | 第39-40页 |
·受害人诉讼成本过大的问题 | 第39-40页 |
·承担赔偿义务企业的责任履行问题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4 我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 | 第41-48页 |
·增加以实际损害作为赔偿数额的基数及规定最低限额标准的条款 | 第41-42页 |
·对于销售者主观状态“明知”的完善 | 第42页 |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42-43页 |
·建立惩罚性赔偿的配套制度 | 第43-48页 |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补偿基金制度 | 第43-44页 |
·食品责任保险制度 | 第44-45页 |
·完善诉讼支持制度 | 第45-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