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概况 | 第9-14页 |
·植物内生真菌 | 第10-11页 |
·植物内生细菌 | 第11-12页 |
·植物内生放线菌 | 第12-14页 |
2. 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14-15页 |
3. 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功能 | 第15-19页 |
·促进宿主生长 | 第16-17页 |
·拮抗病原微生物 | 第17-18页 |
·有利农田污染的植物修复 | 第18-19页 |
4. 烟草内生细菌的研究与利用 | 第19-21页 |
·烟草内生细菌的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烟草内生细菌利用与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发展方向 | 第21页 |
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分离与多样性分析 | 第22-32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K326的播种与幼苗培养 | 第23-24页 |
·K326种子中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分离 | 第24页 |
·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纯化与保存 | 第24-25页 |
·K326种子中内生细菌的16S rDNA鉴定 | 第25-26页 |
·K326种子中内生细菌种群多样性分析 | 第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K326种子中内生细菌的分离 | 第26-28页 |
·可培养内生细菌的鉴定 | 第28页 |
·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种群多样性分析 | 第28-29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可分泌铁载体内生细菌的筛选 | 第32-40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2-33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可培养内生细菌接种CAS平皿与培养条件 | 第33-34页 |
·K326种子中内生细菌分泌铁载体能力的比较 | 第34页 |
·具备高产铁载体能力内生细菌的BIOLOG鉴定 | 第34页 |
3. 试验结果 | 第34-38页 |
·可培养内生细菌在CAS平皿上的培养性状 | 第34-35页 |
·可培养内生细菌的铁载体活性分析 | 第35-36页 |
·高铁载体活性菌株的BIOLOG鉴定 | 第36-38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可培养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平皿抑菌实验 | 第40-50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1页 |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试验仪器 | 第41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病原菌的活化 | 第41-42页 |
·内生细菌无菌发酵液与病原菌对峙培养 | 第42页 |
·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K044的无菌发酵液处理青枯病菌后的Ca~(2+)渗漏分析 | 第42-43页 |
·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K044的无菌发酵液处理青枯病菌和黑胫病菌后的显微镜观察 | 第43页 |
3 试验结果 | 第43-47页 |
·内生细菌与青枯病菌的对峙试验 | 第43-44页 |
·内生细菌与黑胫病菌的对峙试验 | 第44-45页 |
·内生拮抗菌K044发酵液对青枯病菌和黑胫病菌作用机理的初步分析 | 第45-46页 |
·K044无菌发酵液抑菌黑胫病菌的作用机理 | 第46-47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7-5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