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试论新《国家赔偿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0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9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9-1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9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9-10页
第2章 新《国家赔偿法》精神损害赔偿规定之概述第10-18页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的基本内涵第10-11页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1-12页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的基本特征第12-13页
   ·新《国家赔偿法》的溯及力问题第13页
   ·新《国家赔偿法》的现状及积极意义第13-18页
     ·新《国家赔偿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第13-14页
     ·新《国家赔偿法》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积极意义第14-18页
第3章 域外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比较研究第18-25页
   ·域外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第18-20页
   ·域外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比较研究第20-21页
   ·域外国家相关立法的先进之处与对我国的启发第21-25页
     ·域外国家相关立法的先进之处第21-22页
     ·域外国家立法对我国的启发第22-25页
第4章 新《国家赔偿法》精神损害赔偿规定的缺陷第25-29页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规定模糊第25页
   ·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不明确第25-26页
   ·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所遵循的原则不明确第26-27页
   ·精神损害赔偿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第27-29页
第5章 完善新《国家赔偿法》精神损害赔偿规定的相关建议第29-37页
   ·明确国家侵权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第29-32页
   ·明晰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标准第32-33页
     ·国外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设定第32页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设定第32-33页
   ·明确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应遵循的原则第33-35页
     ·应当遵循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的原则第33-34页
     ·应当遵循赔偿与损害相适应的原则第34页
     ·应当遵循适当限制的原则第34页
     ·应当遵循补偿、抚慰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第34-35页
   ·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应考虑的因素第35-37页
     ·侵权主体因素第35页
     ·受害人因素第35-36页
     ·其他因素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论在建工程抵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