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目的 | 第9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情况的简要分析 | 第11-13页 |
| 第2章 长征精神的形成、伟大意义及科学内涵 | 第13-19页 |
| ·长征精神的形成 | 第13-14页 |
| ·长征精神的伟大意义 | 第14-15页 |
| ·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 | 第14-15页 |
|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 第15页 |
|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 第15-19页 |
| ·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 | 第15-16页 |
| ·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 第16-17页 |
| ·审时度势的创新胆略 | 第17页 |
| ·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 第17-19页 |
|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阐释 | 第19-30页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 第19-22页 |
| ·西方社会思潮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 第20-21页 |
| ·文化多元化与新兴网络媒体的影响 | 第21-22页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 ·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哲学依据 | 第22页 |
| ·以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理论学说为根本内容 | 第22-23页 |
| ·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重要来源 | 第23-24页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 第24-27页 |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 第24页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第24-25页 |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 第25-26页 |
|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 第26-27页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 | 第27-30页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 | 第27-28页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 | 第28页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 第28-30页 |
| 第4章 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 第30-35页 |
| ·长征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 | 第30-32页 |
| ·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一致 | 第30-31页 |
| ·长征精神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 第31页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长征精神中汲取营养 | 第31-32页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长征精神的重要传承 | 第32-35页 |
| ·长征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格化载体 | 第32-33页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长征精神的时代性拓展 | 第33-35页 |
| 第5章 弘扬长征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第35-39页 |
| ·大力创作传播长征题材的文化精品,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 | 第35-36页 |
| ·精品打造长征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资料来源 | 第36-37页 |
| ·利用新兴网络媒体传播长征主题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阵地 | 第37-38页 |
| ·举办长征题材的文艺活动,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审美效果 | 第38-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