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序言 | 第7-13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选题目的 | 第7页 |
|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和趋势: | 第8-11页 |
| ·国内的研究成果 | 第8-10页 |
| ·国外的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 ·论文的研究重点 | 第11页 |
| ·论文的研究难点 | 第11页 |
| ·论文的新意 | 第11-13页 |
| 2 库车(龟兹)在古代新疆的历史变迁 | 第13-16页 |
| ·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 第13-14页 |
| ·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 3 佛教在库车地区的兴衰 | 第16-23页 |
| ·龟兹佛教及其文化 | 第16-20页 |
| ·龟兹佛教的兴盛 | 第16-17页 |
| ·龟兹佛教文化 | 第17-20页 |
| ·佛教在库车地区的衰落 | 第20-23页 |
| ·佛教衰落的历史背景 | 第20-21页 |
| ·佛教的衰落 | 第21-23页 |
| 4 伊斯兰教在库车的兴起 | 第23-32页 |
| ·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背景 | 第23-27页 |
| ·东察合台汗国的建立 | 第23-25页 |
| ·秃黑鲁·帖木儿汗和额什丁和卓家族 | 第25-27页 |
| ·伊斯兰教在库车的传播 | 第27-32页 |
| ·额什丁和卓在库车的活动 | 第27-29页 |
| ·伊斯兰教在库车兴起 | 第29-32页 |
| 5 库车地区佛教衰亡伊斯兰教兴起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 | 第32-36页 |
| ·社会原因 | 第32-34页 |
| ·历史意义 | 第34-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