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索尔·贝娄对传统流浪汉小说的继承与超越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3页
 1、流浪汉小说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征第8-9页
 2、索尔·贝娄的文化归属与流浪情结第9-11页
 3、国内外关于索尔·贝娄研究的现状第11-13页
第一章 人物形象的继承与超越第13-36页
 第一节 中性化的人物第13-22页
  1. 非传统英雄形象第14-18页
  2. 戏拟英雄形象第18-22页
 第二节 负罪救赎意识第22-27页
  1. 负罪的现实第23-25页
  2. 救赎的渴望第25-27页
 第三节 精神流浪取代形骸流浪第27-36页
  1. 自我本质的失落第29-33页
  2. 精神家园的飘渺第33-36页
第二章 叙事方式的继承与超越第36-51页
 第一节 插曲式的结构第36-41页
  1. 情节零散化第37-39页
  2. 主旨整体性第39-41页
 第二节 独特的叙事视角第41-45页
  1. 日记体第42-43页
  2. 书信体第43-45页
 第三节 悖逆式的表述逻辑第45-51页
  1. 陌生化第46-48页
  2. 佯谬法第48-51页
第三章 创作手法的继承与超越第51-68页
 第一节 荒诞现实主义风格第51-57页
  1. 讽刺意味第52-54页
  2. 荒诞色彩第54-57页
 第二节 浪漫主义元素第57-62页
  1. 奇异的象征第57-60页
  2. 鲜明的对比第60-62页
 第三节 意识流成分第62-68页
  1. 内心独白第63-64页
  2. 自由联想第64-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第73-74页
后记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卡夫卡小说主题中蕴含的荒诞
下一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狄更斯婚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