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荒诞是什么 | 第12-23页 |
第一节 荒诞的源流 | 第13-17页 |
第二节 荒诞的现代定义 | 第17-19页 |
第三节 荒诞的美学意义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动物主题中蕴含的荒诞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变形记:人变动物带来的清醒体验 | 第23-28页 |
第二节 其他短篇小说:动物具有人的意识后面临的荒诞 | 第28-33页 |
第三章 “孤独三部曲”寻求主题中蕴含的荒诞 | 第33-65页 |
第一节 寻找在美国的落脚之处 | 第34-44页 |
一、被动的放逐 | 第35-38页 |
二、不断遗失的漂泊 | 第38-40页 |
三、偏失目标的寻求 | 第40-44页 |
第二节 寻求无罪的证明 | 第44-53页 |
一、莫如其妙的审判 | 第45-48页 |
二、罪与法的中间地带 | 第48-51页 |
三、无处不在的审判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向城堡的挺进 | 第53-65页 |
一、进不去的城堡 | 第54-58页 |
二、无法与之会晤的克拉姆 | 第58-61页 |
三、无法确定的身份 | 第61-65页 |
第四章 卡夫卡式荒诞的特征及意义 | 第65-77页 |
第一节 卡夫卡式荒诞的主要特征 | 第65-72页 |
一、弱者的荒诞 | 第65-67页 |
二、异质的荒诞 | 第67-70页 |
三、本体论层面上的荒诞 | 第70-72页 |
第二节 卡夫卡式荒诞的意义 | 第72-77页 |
结语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 | 第84-85页 |
后记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