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论我国司法中情理与法律的冲突与协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与价值第9页
 三、 选题研究方法第9-10页
第一章 情理与法律的界定第10-15页
 一、 情理的涵义第10-13页
  (一) “情”的含义第10页
  (二) “理”的含义第10-11页
  (三) “情理”的含义第11-13页
 二、 法律的涵义第13-15页
  (一) 法律的概念及特征第13页
  (二) 法律的局限性第13-15页
第二章 情理与法律的关系第15-19页
 一、 情理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第15-17页
  (一) 情理与法律的联系第15-16页
  (二) 情理与法律的区别第16-17页
 二、 情理与法律的应然关系第17-19页
第三章 我国司法中情理与法律的冲突第19-29页
 一、 我国司法中情理与法律的冲突表现第19-23页
  (一) 法官对法律与情理的选择冲突第19-22页
  (二) 民众对法律与情理的认知冲突第22-23页
 二、 我国司法中情理与法律的冲突原因第23-29页
  (一) 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影响第23-25页
  (二) 西方法治理论的影响第25-26页
  (三) 中国近代法治意识的制约第26-27页
  (四) 现代普通民众法律意识的薄弱第27-29页
第四章 我国司法中情理与法律冲突的协调第29-36页
 一、 我国古代司法中情理与法律冲突的协调启示第29-30页
 二、 我国司法中情理与法律冲突的协调方式第30-36页
  (一) 坚持司法公正原则第30-31页
  (二) 进一步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第31-32页
  (三) 进一步提高司法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第32-33页
  (四) 进一步提高法官的审判水平第33页
  (五) 进一步结合“常识、常理、常情”解释法律第33-34页
  (六) 进一步融合“常识、常理、常情”作出裁判文书第34页
  (七) 进一步提高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录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博表达自由的权利冲突研究
下一篇:公众意见与司法判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