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图像分割的主动轮廓模型研究
致谢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1 引言 | 第15-21页 |
·用于图像分割的主动轮廓模型 | 第15-18页 |
·本文贡献 | 第18-20页 |
·CN-G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19页 |
·AAG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19-20页 |
·GGVF主动轮廓的捕获范围分析与参数估计 | 第20页 |
·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2 研究背景 | 第21-33页 |
·传统的主动轮廓模型 | 第21-24页 |
·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24-25页 |
·G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25-29页 |
·GGVF外部力场 | 第25-26页 |
·数值实现 | 第26-29页 |
·DD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29-30页 |
·VFC主动轮廓模型 | 第30-31页 |
·总结 | 第31-33页 |
3 CN-G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33-65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GGVF主动轮廓模型的新观察 | 第34-35页 |
·长窄凹陷内GGVF力场特性的分析 | 第35-45页 |
·GGVF外部力的发散源 | 第36页 |
·检测长窄凹陷的理想外部力 | 第36-37页 |
·长窄凹陷内GGVF外部力的计算模型 | 第37-39页 |
·长窄凹陷内GGVF力场特性的推测 | 第39-40页 |
·初始外部力的假定 | 第40-41页 |
·凹陷内的GGVF力场特性 | 第41-45页 |
·GGVF主动轮廓捕获长窄凹陷的两个困难 | 第45-49页 |
·GGVF主动轮廓的湮没问题 | 第45-47页 |
·GGVF主动轮廓的噪声问题 | 第47-49页 |
·提出的CN-G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49-53页 |
·CN-GGVF外部力场 | 第50页 |
·基于分量和基于矢量归一化方法的比较 | 第50-51页 |
·CN-GGVF和GGVF主动轮廓收敛行为的比较 | 第51-52页 |
·流线图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3-62页 |
·捕获范围及初始化的敏感性 | 第53-54页 |
·长窄凹陷的收敛性能 | 第54-59页 |
·噪声的敏感性 | 第59-60页 |
·真实图像的分割性能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4 AAG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65-91页 |
·引言 | 第65页 |
·问题描述和相关工作 | 第65-69页 |
·带噪长窄凹陷的收敛 | 第65-67页 |
·N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67-68页 |
·弱边界的保护 | 第68-69页 |
·NB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69页 |
·提出的AAGGVF主动轮廓模型 | 第69-72页 |
·AAGGVF外部力场 | 第70-71页 |
·数值实现 | 第71-7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89页 |
·捕获范围及初始化的敏感性 | 第72-74页 |
·噪声的敏感性 | 第74-75页 |
·噪声环境下的边界保护 | 第75-80页 |
·带噪长窄凹陷的收敛 | 第80-84页 |
·真实摄影图像的分割性能 | 第84-89页 |
·总结 | 第89-91页 |
5 GGVF主动轮廓的捕获范围分析与参数估计 | 第91-119页 |
·引言 | 第91-92页 |
·单个梯度矢量的捕获范围 | 第92-94页 |
·无噪声环境下的捕获范围分析与参数估计 | 第94-96页 |
·无噪声环境下的捕获范围分析 | 第95-96页 |
·无噪声环境下的参数估计 | 第96页 |
·噪声环境下的捕获范围分析与参数估计 | 第96-105页 |
·噪声环境下的捕获范围分析 | 第96-104页 |
·噪声环境下的参数估计 | 第104-105页 |
·实验确认与分析 | 第105-117页 |
·图像分割 | 第105-112页 |
·目标跟踪 | 第112-117页 |
·总结 | 第117-11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工作总结 | 第119-120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作者简历 | 第127-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9-131页 |
参与科研项目 | 第131-13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