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检察机关公诉环节对鉴定意见审查认定的基本理论 | 第13-21页 |
2.1 鉴定意见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 鉴定意见的本质属性 | 第14-15页 |
2.3 鉴定意见审查认定的必要性 | 第15-21页 |
第三章 我国检察机关公诉环节对鉴定意见审查认定的问题分析 | 第21-33页 |
3.1 公诉环节在鉴定意见审查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9页 |
3.1.1 对鉴定机构、鉴定人资格审查不足 | 第21-23页 |
3.1.2 对检材缺乏实质性的审查 | 第23-24页 |
3.1.3 对鉴定程序的审查不重视 | 第24-26页 |
3.1.4 对鉴定意见结果审查不充分 | 第26-27页 |
3.1.5 对鉴定意见关联性审查不够 | 第27-29页 |
3.2 公诉环节在鉴定意见审查认定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9-33页 |
3.2.1 对鉴定意见盲目信任 | 第30页 |
3.2.2 审查方法不规范 | 第30-31页 |
3.2.3 审查内容不全面 | 第31页 |
3.2.4 缺乏有效的审查救济方法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对鉴定意见审查认定的域外考察及比较 | 第33-39页 |
4.1 英美法系对鉴定意见的审查认定 | 第33-35页 |
4.2 大陆法系对鉴定意见的审查认定 | 第35-36页 |
4.3 两大法系鉴定意见审查方式的比较及借鉴 | 第36-39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检察机关公诉环节对鉴定意见审查认定的建议 | 第39-51页 |
5.1 树立正确的鉴定意见审查意识 | 第39-40页 |
5.1.1 客观公正审查鉴定意见 | 第39-40页 |
5.1.2 树立全面审查原则 | 第40页 |
5.2 规范鉴定意见的审查路径 | 第40-43页 |
5.2.1 鉴定意见的证据资格审查 | 第40-42页 |
5.2.2 鉴定意见的证明力审查 | 第42-43页 |
5.3 明确鉴定意见的合理性审查标准 | 第43-46页 |
5.3.1 形式审查 | 第43-44页 |
5.3.2 实质审查 | 第44-45页 |
5.3.3 综合审查 | 第45-46页 |
5.4 健全检察机关公诉环节对鉴定意见审查认定的工作机制 | 第46-51页 |
5.4.1 从立法上确立鉴定意见审查认定的规范性指引 | 第46-47页 |
5.4.2 完善公诉环节鉴定意见的辅助审查和协作机制 | 第47-48页 |
5.4.3 合理适用鉴定人出庭制度以及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48-49页 |
5.4.4 建立鉴定意见审查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