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构巢曲霉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S)家族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对酶活力的协同调控作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S)的研究进展第11-13页
     ·HumanPRPS1突变造成的人类遗传疾病第11-12页
     ·酿酒酵母中PRS家族蛋白以形成复合体的发挥作用第12-13页
     ·PRS家族蛋白在细菌中的研究第13页
   ·在构巢曲霉中研究胞质分裂的意义及研究现状第13-15页
   ·构巢曲霉中PRS蛋白参与调节胞质分裂第15-18页
     ·构巢曲霉中SIN途径反向调节子的筛选第15-17页
     ·PRS家族蛋白作为SEPH的反向调节子调节胞质分裂第17-18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18-20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2章 构巢曲霉ANPRS蛋白家族的信息学分析和基因敲除实验以及初步的表型研究第20-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菌种、质粒及培养条件第23页
     ·试剂与仪器第23页
     ·引物设计第23-26页
     ·融合PCR第26-27页
       ·扩增全长的各组成片段第26页
       ·三片段连接FusionPCR,产物纯化和质量评估第26-27页
     ·构巢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第27页
     ·重组子的初步筛选第27页
     ·转化子的进一步PCR诊断第27-28页
   ·实验结果第28-29页
     ·转化子的初步表型鉴定第28页
     ·转化子的诊断PCR结果第28-29页
     ·Anprs1,2,3敲除菌株的细胞学表型第29页
   ·讨论第29-31页
第3章 构巢曲霉ANPRS蛋白家族条件菌株的构建、筛选及鉴定第31-41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菌种及培养条件第32页
     ·试剂与仪器第32页
     ·A.nidulans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2-33页
     ·alcA(p)::GFP-Anprs1,2,3同源整合菌株的构建第33-34页
     ·重组子(发生GeneReplacement的转化子)的初步筛选第34-35页
     ·条件菌株的Western验证第35-36页
       ·构巢曲霉蛋白样品的制备第35页
       ·SDS-PAGE电泳第35-36页
       ·样品的印记(转膜)第36页
       ·免疫检测第36页
     ·alc::GFP::AnPRS1,2,3在酒精启动子调控下的动态定位第36-37页
   ·实验结果第37-40页
     ·重组子的初步表型鉴定第37-38页
     ·重组子的进一步PCR鉴定第38-39页
     ·条件菌株的western验证第39页
     ·AnPRS1,2,3三个蛋白的细胞学定位第39-40页
   ·讨论第40-41页
第4章 构巢曲霉ANPRS蛋白家族的细胞学功能研究第41-49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菌种及培养条件第41-42页
     ·试剂与仪器第42页
     ·显微观察第42页
     ·孢子计数第42-43页
   ·实验结果第43-47页
     ·AnPRS2与AnPRS3对孢子的萌发都是必需的第43-44页
     ·AnPRS2在菌丝生长中也是必需的,AnPRS3却不是第44-45页
     ·高表达AnPRS2抑制胞质分裂及无性产孢第45-47页
   ·讨论第47-49页
     ·AnPRS2在构巢曲霉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是必需的,AnPRS3只是在孢子萌发阶段是必需的第47页
     ·AnPRS家族对胞质分裂过程的抑制作用第47-49页
第5章 构巢曲霉ANPRS蛋白家族的转录水平和酶活特性以及蛋白相互作用的分析第49-58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3页
     ·菌种及培养条件第49页
     ·试剂与仪器第49-50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Anprs1,2,3在构巢曲霉发育各阶段表达量的差别第50-52页
       ·构巢曲霉总RNA的提取第50页
       ·反转录PCR第50-51页
       ·Real-time qPCR第51-52页
       ·数据处理第52页
     ·PRS酶活力的测定第52-53页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53页
   ·结果第53-57页
     ·Anprs1,2,3的转录水平在菌丝发育的不同阶段各不相同第53-54页
     ·AnPRS1,2,3三个蛋白对PRS的酶活贡献各不相同第54-55页
     ·酵母双杂交实验证实构巢曲霉中AnPRS1,2,3相互之间存在物理相互作用第55-57页
   ·讨论第57-58页
第6章 结论第58-60页
   ·PRS蛋白家族在构巢曲霉中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第58页
   ·ANPRS2在调节构巢曲霉PRPP合成酶活性中扮演核心角色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4页
 附录A 硕士期间获奖情况第63页
 附录B 硕士期间参与课题第63页
 附录C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湛江湖光岩码珥湖沉积记录的华南植被同位素地球化学重建
下一篇:镉诱导人肝肾细胞自噬及相关蛋白作用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