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第10-1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0页 |
二、研究框架结构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3页 |
二、经济人理论 | 第13-14页 |
三、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14页 |
四、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理论 | 第14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风险投资相关文献回顾 | 第15-16页 |
三、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关系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19-29页 |
第一节 我国风险投资理论分析 | 第19-24页 |
一、风险投资的内涵及内在特征 | 第19-20页 |
二、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 | 第20页 |
三、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演进 | 第20-21页 |
四、我国风险投资的IPO退出方式现状 | 第21-24页 |
第二节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 | 第24-27页 |
一、盈余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 第24-25页 |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常用手段 | 第25-26页 |
三、盈余管理的测度方法 | 第26-27页 |
第三节 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的机理分析及假设提出 | 第27-29页 |
一、抑制关系及假设一提出 | 第27-28页 |
二、助长关系及假设二提出 | 第28页 |
三、长、短期风险投资者的不同及假设三提出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29-45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29-36页 |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29-31页 |
二、模型构建 | 第31-34页 |
三、变量选择与定义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 | 第36-41页 |
一、创业板市场风险投资机构的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二、风险投资公司与无风险投资公司的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三、盈余管理模型存在性检验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1-45页 |
一、总体回归方程的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二、长、短期风险投资IPO前后的盈余管理程度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一、完善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和监管审批制度 | 第46页 |
二、整顿风险投资业,使其更专业、规范 | 第46页 |
三、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内部监管力度 | 第46-47页 |
四、重视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督作用 | 第47页 |
五、推行严格的保荐人制度 | 第47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