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 ·美国社区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11-13页 |
|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13-15页 |
| ·澳大利亚 TAFE 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15-16页 |
| ·丹麦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16-17页 |
| ·国外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 第17页 |
|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和论文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 第20-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21-22页 |
| 第2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第22页 |
|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基础之人性假设 | 第22-23页 |
| ·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第23-28页 |
| 第3章 SY 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 第28-44页 |
| ·SY 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 第28-29页 |
| ·SY 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状况与结构分析 | 第29-35页 |
| ·从数量上看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状况 | 第30-31页 |
| ·从结构上看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状况 | 第31-33页 |
| ·从质量上看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状况 | 第33-35页 |
| ·SY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35-40页 |
| ·学院教师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 | 第35页 |
| ·学院教师的招聘与淘汰方案 | 第35-36页 |
| ·学院教师的培训与开发方案 | 第36页 |
| ·学院教师的薪酬福利分配方案 | 第36-37页 |
| ·学院教师的绩效考核方案 | 第37-40页 |
| ·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0-44页 |
| ·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与分项结构均不合理 | 第40-41页 |
| ·缺乏对教师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 第41-42页 |
| ·缺乏完善的教师聘任制度和严格的任职资格制度 | 第42页 |
| ·教师的培训进修机制不够健全 | 第42页 |
| ·薪酬福利体系无法起到激励作用 | 第42-43页 |
| ·绩效考核体系不够科学规范 | 第43-44页 |
| 第4章 SY 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方案 | 第44-63页 |
| ·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目标及原则 | 第44-45页 |
| ·改进目标 | 第44页 |
| ·改进遵循的原则 | 第44-45页 |
| ·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45页 |
| ·教师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 | 第45-47页 |
| ·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 第45-46页 |
| ·学院需要做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 第46页 |
| ·学院需要做好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 第46-47页 |
| ·学院应制订完善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第47页 |
| ·教师招聘与淘汰的改进方案 | 第47-50页 |
| ·改进的指导思想 | 第47-48页 |
| ·教师招聘的改进方案 | 第48-50页 |
| ·教师淘汰的改进方案 | 第50页 |
| ·教师培训与进修的改进方案 | 第50-52页 |
| ·改进的指导思想 | 第50页 |
| ·培训进修的改进方案 | 第50-52页 |
| ·教师薪酬福利激励方案 | 第52-55页 |
| ·改进的指导思想 | 第52页 |
| ·薪酬福利分配的改进方案 | 第52-55页 |
|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55页 |
| ·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的改进方案 | 第55-63页 |
| ·改进的指导思想 | 第55-56页 |
| ·绩效考核改进的总方案 | 第56页 |
| ·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案 | 第56-63页 |
| 第5章 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63-66页 |
| ·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 | 第63页 |
| ·建立公平、开放、竞争的用人机制 | 第63页 |
| ·提高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 第63-64页 |
| ·加强学院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 | 第64页 |
| ·提高学院行政人员的素质 | 第64页 |
| ·建立起教师与管理层的沟通机制 | 第64页 |
| ·坚持稳步推进的实施原则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