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离骚》音乐语言呈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学作品《离骚》与音乐作品《离骚》 | 第7-13页 |
第一节 文学作品《离骚》 | 第8-10页 |
一、作者生平简介 | 第8页 |
二、作品《离骚》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8-9页 |
1、产生在楚文化背景下 | 第8-9页 |
2、产生的历史时期 | 第9页 |
三、屈原的《离骚》对于后人的影响 | 第9-10页 |
1、文学成就 | 第9页 |
2、精神层面的境界 | 第9-10页 |
第二节 音乐作品《离骚》 | 第10-11页 |
一、作者简介 | 第10页 |
二、琴曲《离骚》的创作背景 | 第10-11页 |
1、音乐情境 | 第10-11页 |
2、琴曲《离骚》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1页 |
三、琴曲《离骚》的影响力 | 第11页 |
第三节 文学作品《离骚》和音乐作品《离骚》的关系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古琴曲《离骚》音乐语言的呈现 | 第13-32页 |
第一节 琴谱的版本 | 第13-15页 |
第二节 陈康士琴曲《离骚》减字谱的音乐语言呈现 | 第15-21页 |
第三节 古琴曲《离骚》的打谱 | 第21-22页 |
第四节 原谱音乐和打谱音乐之间的联系 | 第22-23页 |
第五节 管平湖《离骚》音乐语言的完美呈现 | 第23-32页 |
一、谱字的变动与音高的改动 | 第23-24页 |
二、指法的改动与变动 | 第24-26页 |
三、关于句逗与段落的划分 | 第26-28页 |
四、节奏的组合运用 | 第28-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