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芳香族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芳香族含氮化合物论文

苯胺连续液相缩合工艺与宏观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一 前言第8-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30页
 2.1 二苯胺的物化性质第11页
 2.2 二苯胺的用途第11-12页
 2.3 二苯胺的合成方法第12-21页
  2.3.1 以苯胺和苯胺盐酸盐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第12-13页
  2.3.2 以苯胺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第13-17页
   2.3.2.1 间歇法第14-15页
   2.3.2.2 连续法第15-17页
  2.3.3 以苯胺和苯酚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第17-18页
  2.3.4 以苯胺和环己酮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第18-19页
  2.3.5 以N-亚环己基苯胺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第19-20页
  2.3.6 以环己胺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第20页
  2.3.7 以N-环己基苯胺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第20页
  2.3.8 以二环己胺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第20-21页
  2.3.9 以苯胲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第21页
  2.3.10 以其他一些物质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第21页
 2.4 以苯胺为原料合成二苯胺的催化剂研究进展第21-23页
  2.4.1 三氯化铝催化剂第21-22页
  2.4.2 活性氧化铝催化剂第22页
  2.4.3 三氟化硼催化剂第22页
  2.4.4 无定型硅铝催化剂第22页
  2.4.5 改性的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第22-23页
 2.5 苯胺在固体催化剂上反应的机理第23-26页
  2.5.1 非均相催化反应的反应历程第23页
  2.5.2 苯胺在固体催化剂上气相缩合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方程第23-25页
  2.5.3 苯胺在固体催化剂上液相缩合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方程第25-26页
 2.6 对现有工艺路线、催化剂、生产设备的评价第26-28页
  2.6.1 工艺评价第26-27页
  2.6.2 对催化剂的评价第27页
  2.6.3 对反应设备的评价第27-28页
 2.7 反应与分离耦合技术的理论研究进展第28-30页
三 苯胺缩合反应工艺试验研究第30-44页
 3.1 实验装置和流程说明第30-38页
  3.1.1 实验装置第30-33页
   3.1.1.1 固定床管式反应器第30-31页
   3.1.1.2 催化剂量和装填方式第31页
   3.1.1.3 TY-2型气体稳压阀第31-32页
   3.1.1.4 其它实验装置第32页
   3.1.1.5 实验装置流程图第32-33页
  3.1.2 实验原料及性质第33-34页
  3.1.3 分析方法第34-37页
   3.1.3.1 分析条件的确定第34-35页
   3.1.3.2 定量方法第35-36页
   3.1.3.3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第36-37页
  3.1.4 操作方法与步骤第37-38页
   3.1.4.1 实验前准备第37页
   3.1.4.2 反应工艺实验第37-38页
   3.1.4.3 取样分析第38页
   3.1.4.4 实验后整理第38页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44页
  3.2.1 反应温度对缩合反应的影响第39-40页
  3.2.2 苯胺停留时间对缩合反应的影响第40-42页
  3.2.3 反应压力对苯胺缩合反应的影响第42-44页
四 脱氨与苯胺缩合耦合过程的初步试验研究第44-51页
 4.1 脱氨与苯胺缩合耦合的研究设想第44-46页
 4.2 实验装置第46-47页
 4.3 实验方案第47-48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1页
  4.4.1 不同空时脱氨-缩合耦合过程的结果第48-49页
  4.4.2 不同压力、温度脱氨-缩合耦合过程的结果第49-50页
  4.4.3 工业脱氨-缩合耦合过程设计的考虑第50-51页
五 苯胺液相缩合制备二苯胺的宏观动力学第51-61页
 5.1 宏观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51-53页
 5.2 宏观动力学参数的估计第53-61页
  5.2.1 反应速率常数的估算第53-57页
  5.2.2 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的估算第57-58页
  5.2.3 文献宏观动力学模型适用性的探讨第58-61页
六 讨论与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第67-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相合成胸腺素α1
下一篇: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