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导论 | 第8-11页 |
| 一、案例引入及问题提出 | 第11-15页 |
| (一)基本案情简介 | 第11页 |
| (二)庭审过程中出现的争议焦点 | 第11-12页 |
| (三)上述争议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12-15页 |
| 二、行为性质认定与认识偏差之排除 | 第15-21页 |
| (一)首先赋予案件事实以法律意义 | 第15-18页 |
| (二)在请求权基础选择上的两种分歧意见 | 第18-19页 |
| (三)对上述两种分歧意见的评析和思考 | 第19-21页 |
| 三、无因管理之债之事实分析与价值判断 | 第21-30页 |
| (一)第三种意见:夫妻可以互为无因管理之债的连带债务人 | 第21-26页 |
| (二)本案原告之管理属于适法之无因管理 | 第26-29页 |
| (三)夫妻共同债务对外承担的连带性 | 第29-30页 |
| 四、法律方法论作为案件定性与法律关系分析之利器 | 第30-34页 |
| (一)在民事立法逐步完善的现状下司法实践尚存短板 | 第30-31页 |
| (二)必须提升法官基于案件事实的法律发现能力 | 第31-32页 |
| (三)通过法律解释方法明确司法三段论之“大前提” | 第32-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