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以Z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发展模式 | 第20-30页 |
·维持本土经营模式 | 第20页 |
·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模式 | 第20-21页 |
·直接参股模式 | 第21-22页 |
·兼并重组模式 | 第22-24页 |
·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模式 | 第24-25页 |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现状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41页 |
·外部因素 | 第30-32页 |
·宏观环境因素 | 第30-31页 |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选择面临的经营环境因素 | 第31页 |
·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社会环境因素 | 第31-32页 |
·内部因素 | 第32-33页 |
·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因素 | 第32页 |
·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因素 | 第32页 |
·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因素 | 第32-33页 |
·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储备因素 | 第33页 |
·行为偏差障碍因素 | 第33-34页 |
·信息传递偏差因素 | 第33-34页 |
·信息认知偏差因素 | 第34页 |
·行为偏差障碍因素产生的机理分析 | 第34-39页 |
·产生行为偏差的非理性行为 | 第34-37页 |
·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理论解释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Z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59页 |
·Z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41-42页 |
·Z 农村商业银行概述 | 第41页 |
·Z 农村商业银行面临发展模式选择的内在需求 | 第41-42页 |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选择的评价模型 | 第42-55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42-45页 |
·发展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结构 | 第45页 |
·评价人和评价对象 | 第45-46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与评价标准 | 第46-47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实施 | 第47-55页 |
·建议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71页 |
附录一 成对比较矩阵调查问卷 | 第65-68页 |
附录二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模糊评价调查问卷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件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