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7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网络测量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本论文内容组织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网络测量技术研究 | 第17-28页 |
·网络测量方法研究 | 第17-20页 |
·网络测量分类 | 第17-18页 |
·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 第18页 |
·网络层测量和应用层测量 | 第18-19页 |
·协作式测量和非协作式测量 | 第19页 |
·单点测量和多点测量 | 第19-20页 |
·网络测量中的若干问题 | 第20-22页 |
·采集点的选择 | 第20-21页 |
·“噪声”分组过滤 | 第21页 |
·时间同步 | 第21页 |
·测量误差和校正 | 第21-22页 |
·网络测量的功能和用途 | 第22页 |
·网络性能测量的主要参数 | 第22-27页 |
·网络时延 | 第22-24页 |
·带宽 | 第24-26页 |
·丢包率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时延测量算法研究 | 第28-42页 |
·基于时间同步的方法 | 第28页 |
·基于 GPS 的时间同步方式 | 第28-29页 |
·GPS 的组成 | 第28-29页 |
·GPS 授时原理 | 第29页 |
·基于 NTP 的时间同步方式 | 第29-31页 |
·NTP 概述 | 第29-30页 |
·NTP 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NTP 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节点时间同步稳定的比较方法 | 第31-34页 |
·数据采集 | 第31-33页 |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基于测量数据后处理的方法 | 第34-36页 |
·线性规划算法 | 第34-35页 |
·线性回归算法 | 第35-36页 |
·分段最低算法 | 第36页 |
·基于双向时延的单向时延纠正算法 | 第36-41页 |
·原理概述 | 第36-40页 |
·Matlab 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 Planetlab 的分布式网络测量平台的结构设计 | 第42-54页 |
·Planetlab 试验床研究 | 第42-46页 |
·Planetlab 简介 | 第42-43页 |
·Planetlab 结构 | 第43-45页 |
·节点 | 第44页 |
·虚拟机 | 第44-45页 |
·节点管理器 | 第45页 |
·切片 | 第45页 |
·Planetlab 特点 | 第45-46页 |
·DNMAI 测量架构研究 | 第46-47页 |
·DNMAI 系统功能面层次结构 | 第46-47页 |
·测量平台的构成模块 | 第47页 |
·系统部署架构设计 | 第47-49页 |
·工作流程 | 第48-49页 |
·主要模块及功能 | 第49-53页 |
·收发包工具 | 第49-52页 |
·控制台工具 | 第52-53页 |
·中心服务器 | 第53页 |
·时间同步稳定性监测工具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 Planetlab 分布式网络测量的实现 | 第54-77页 |
·收发包工具(sender&receiver) | 第54-65页 |
·网络探针生成模块 | 第54-62页 |
·数据记录模块 | 第62页 |
·通讯模块 | 第62-65页 |
·控制台(console) | 第65-69页 |
·通信模块 | 第66-67页 |
·PLC 控制模块 | 第67-68页 |
·配置文件生成模块 | 第68-69页 |
·中心服务器(server) | 第69-76页 |
·通讯模块 | 第69-72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72-76页 |
·数据表字段说明 | 第72-76页 |
·时间同步稳定性检测工具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测试与结果 | 第77-85页 |
·测量环境的部署 | 第77-78页 |
·测量结果展示 | 第78-84页 |
·NTP 稳定的比较方法的验证 | 第78-79页 |
·测量节点的选择 | 第79-81页 |
·测量配置和结果展示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6页 |
·总结 | 第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第八章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