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Clostridium ljungdahlii内参基因稳定性评价及其在重要基因相对表达量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合成气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世界能源与环境危机第11-12页
     ·合成气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第12-13页
   ·合成气利用细菌第13-17页
     ·Clostridium ljungdahlii第13-14页
     ·Wood-ljungdahl途径第14-16页
     ·合成气乙醇发酵菌种培养和发酵条件优化第16-17页
     ·合成气乙醇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7页
   ·基因表达研究中内参基因的选择第17-23页
     ·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的发展第17-18页
     ·Real Time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8-19页
     ·Real Time PCR技术的种类第19-20页
     ·Real Time PCR定量原理第20-21页
     ·内参基因筛选的必要性第21-22页
     ·细菌中内参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本试验开展的目的、意义第2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3页
   ·试验设计第23-25页
第2章 Clostridium ljungdahlii生理生化研究第25-31页
   ·引言第25页
   ·试验材料第25-26页
     ·试验菌株第25页
     ·培养基配制第25-26页
     ·试验仪器第26页
     ·主要试剂第26页
   ·试验方法第26-27页
     ·菌种活化第26-27页
     ·果糖及CO/CO_2作碳源条件下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7页
     ·果糖及CO/CO_2作碳源条件下乙醇、乙酸产量的测定第27页
   ·试验结果第27-29页
     ·果糖作碳源条件下C.ljungdahlii生长曲线第27-28页
     ·CO/CO_2作碳源条件下C.ljungdahlii生长曲线第28页
     ·果糖作碳源时C.ljungdahlii的产物分析第28页
     ·CO/CO_2作碳源时C.ljungdahlii的产物分析第28-29页
   ·讨论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C.ljungdahlii内参基因稳定性评价第31-51页
   ·引言第31-32页
   ·试验材料第32页
     ·试验菌株第32页
     ·主要试验仪器第32页
     ·生化试剂及试剂盒第32页
   ·试验方法第32-37页
     ·培养条件第32-33页
     ·RNA、D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第33-34页
     ·候选内参基因的选择及实时定量PCR引物的设计第34-35页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35-36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6页
     ·数据分析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7页
     ·不同溶剂浓度选择第37-39页
     ·C.ljungdahlii总RNA提取第39-40页
     ·七个候选内参基因引物检测第40-41页
     ·荧光定量PCR的效率第41-43页
     ·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量第43-44页
     ·C.ljungdahlii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评价第44-47页
   ·讨论第47-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不同碳源培养的细菌中关键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研究第51-59页
   ·引言第51页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试验条件第51页
     ·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第51-52页
     ·关键基因及引物设计第52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2页
     ·数据处理第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C.ljungdahlii总RNA提取第52-53页
     ·目的基因及引物设计第53-55页
     ·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第55-57页
   ·讨论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全文总结第59-61页
   ·结论第59页
   ·创新点第59页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漏斗蛛的求偶、交配行为和信息素研究
下一篇:乳酸菌活性干燥菌剂制备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