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8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1-13页 |
|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 | 第11-12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3-22页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要求 | 第13-14页 |
| ·几种传统正极材料及其特点 | 第14-19页 |
| ·氟化磷酸铁钠 | 第19-22页 |
| ·电解液 | 第22-26页 |
| ·电解质盐 | 第23页 |
| ·有机溶剂 | 第23-25页 |
| ·高压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6-28页 |
| 第2章 碳包覆以及原料对 Na_2FePO_4F 性能的影响 | 第28-43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28-30页 |
| ·材料的合成 | 第30页 |
|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30-31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0-31页 |
| ·扫描电镜 (SEM)及(EDS) 分析 | 第31页 |
| ·碳含量测试 | 第31页 |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 ·极片的制备 | 第31-32页 |
| ·电池的装配 | 第32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 ·不同碳源包覆对 Na_2FePO_4F 性能的影响 | 第33-38页 |
|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比较 | 第33-35页 |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比较 | 第35-38页 |
| ·不同原料对 Na_2FePO_4F 性能的影响 | 第38-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3章 不同合成温度对 Na_2FePO_4F 性能的影响 | 第43-55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 ·材料的合成 | 第44-45页 |
| ·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第45页 |
| ·热重-差热综合分析 (TG-DTA) | 第45页 |
| ·XRD 精修 | 第45页 |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 ·不同烧结温度对 Na_2FePO_4F 性能的影响 | 第46-52页 |
| ·材料的结构与物相分析 | 第46-47页 |
| ·材料的形貌及碳含量测试 | 第47-48页 |
| ·前驱体材料的热重分析 | 第48-49页 |
| ·固相反应机理 | 第49-50页 |
| ·不同合成温度对 Na_2FePO_4F 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 ·Na_2FePO_4F 中第二个 Na~(+)的脱嵌研究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4章 高压电解液的探索研究 | 第55-63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55-57页 |
| ·电解液的配制 | 第57页 |
| ·电池的组装 | 第57页 |
| ·测试和表征 | 第57-5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