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 多中心治理 | 第10-12页 |
(二) 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主体 | 第12-13页 |
(三) 林业产权与集体林产权制度 | 第13-15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解决问题 | 第15-16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三) 解决问题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林权改革主体阶段的“淡然冷漠” | 第16-24页 |
一、个案村简介与历次林改 | 第16-18页 |
二、该地方政府确权,“热火朝天”搞林改 | 第18-20页 |
三、林农的冷漠:“你勘你的界,与我无关” | 第20-22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林权改革配套阶段的“热情参与” | 第24-33页 |
一、第一个改变:林农投身林业,“我能在林业挣钱” | 第24-27页 |
(一) 造林补助:种树就能挣钱 | 第24-25页 |
(二) 森林保险:省钱又省心 | 第25-26页 |
(三) 定期科技服务:不惧天灾虫害 | 第26-27页 |
二、第二个改变:村两委组织林农,“我能了解林改” | 第27-29页 |
(一) 林改会议:村两委宣传林改 | 第27-28页 |
(二) 走街串巷:村干部成林改宣传员 | 第28-29页 |
三、第三个改变:“老人”带头加入合作社,“我要参与林改” | 第29-31页 |
(一) 幕后主持:老人力挺合作社 | 第29-31页 |
(二) 制订章程:协调社内利益纠纷 | 第31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林改态度转变的原因分析 | 第33-41页 |
一、林农:“有限理性”下的参与 | 第33-35页 |
(一) 对自身经济利益的信心 | 第33-34页 |
(二) 对资金技术和政策环境的信赖 | 第34-35页 |
二、村委会:驾驭林改实施的关键 | 第35-36页 |
三、乡村精英:老人的魅力与权威 | 第36-38页 |
四、林改政策:林改绩效的诱导 | 第38-39页 |
(一) 林改政策的经济绩效 | 第38-39页 |
(二) 政治与生态环境绩效 | 第39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校发表论文、科研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