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牧民视角下的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的效果影响分析--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28页
 一、研究背景与调研思考第9-15页
  (一) 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生计统筹的重视第9-12页
  (二) 草原生态恶化趋势未根本扭转第12页
  (三) 草原牧民生计面临困惑第12-13页
  (四)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第13-14页
  (五) 调研思考第14-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页
  (一) 理论意义第15页
  (二) 现实意义第15页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5-26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第15-19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第19-24页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24-26页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目标第26-27页
  (一) 研究思路第26页
  (二) 研究内容第26页
  (三) 研究目标第26-27页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第27-28页
  (一) 技术路线图第27页
  (二) 研究方法第27-28页
  (三)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8页
第一章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研究的理论分析第28-36页
 一、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演变脉络第28-30页
 二、研究区域概况第30-32页
  (一) 锡林郭勒盟自然条件第30-31页
  (二) 锡林郭勒盟社会经济条件第31-32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基本内涵第32-33页
  (一) 生态补偿与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第32-33页
  (二) 民生与牧民生计第33页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第33-36页
  (一) 外部性理论第33-34页
  (二) 公共池塘理论第34-35页
  (三) 博弈论第35页
  (四) 农业生态经济基础论第35-36页
  (五)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第36页
第二章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中牧民生计困惑与存在的矛盾第36-44页
 一、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中牧民生计困惑第36-42页
  (一) 牧民生活面临的困惑第36-38页
  (二) 牧民生产面临的困惑第38-40页
  (三) 草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惑第40-42页
 二、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中存在的矛盾第42-44页
  (一) 牧民收入增长与草原生态保护的矛盾第42-43页
  (二) 牧民生计可持续性与政策短期性的矛盾第43页
  (三) 牧民生计成本与补偿力度的矛盾第43-44页
  (四) 补偿对象差异化与补偿标准的矛盾第44页
第三章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中牧民生计困惑的成因分析与博弈分析第44-56页
 一、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中牧民生计困惑的成因第44-52页
  (一)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仍有改善空间第44-45页
  (二)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配套体系尚不完善第45-50页
  (三) 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滞后第50-51页
  (四) 草原畜牧业地位的认识误区第51-52页
 二、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中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第52-56页
  (一) 政府与牧民的“囚徒困境”问题第52-55页
  (二) 牧民之间的“智猪博弈”问题第55-56页
第四章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完善与配套体系建设第56-63页
 一、明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利益相关方以及提高政策的持续有效性第56-57页
  (一) 明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利益相关方第56-57页
  (二) 提高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持续有效性第57页
 二、对小型草场牧户增加补贴以及大力发展牧区产业第57-58页
  (一) 对于小型草场的牧户给与强有力的支持第57页
  (二) 大力发展牧区产业第57-58页
 三、完善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配套体系第58-63页
  (一) 推进生态补偿立法第58-59页
  (二) 完善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相关管理体制第59页
  (三) 建立资金支持机制第59-60页
  (四) 完善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第60页
  (五) 健全牧区社会保障制度第60页
  (六) 实行综合性扶贫第60-61页
  (七) 在草原牧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61页
  (八) 建立牧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合作机制第61-63页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第63-66页
 一、基本结论第63-64页
 二、研究展望第64-65页
 三、研究的不足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70页
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70-71页
附录第71-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GPS授时实现电力系统广域时间同步
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气象部门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